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试卷综析】 本套试卷难度适中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高考考试题型为模式,对今后高三语文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段出题巧妙,有一定的难度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运用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辨析病句到成语运用,均紧扣高考知识点。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第10题默写名句,全是课本的名句,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此题用于测试学生的识记能力,平时只要认真背诵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有的学生读书不认字,写错别字的不少。.作文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能力,体裁不限,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题文】M01. 下列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统治者对自然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禁止破坏环境、重罚破坏环境的当事人是很多法令的共同点。 B.早在夏代,中国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法令,夏禹曾颁布禁令,不要在夏季砍伐树木、频繁捕鱼。 C.秦朝的《田律》是古代有关环境保护最早的成文法,它不是环境保护的专门法,但相关规定非常全面。 D.古代关于环境保护的法令,多针对春夏两季的相关行为,多涉及林木、鱼鳖鸟兽等生物资源的保护。 2.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表述,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置环保机构是古代各朝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注重适应和符合环境保护的现实和规律,是机构设置的重要原则。 B.周代环保机构的重要官员司徒是朝廷六卿之一,除了承担监督生态保护法规的执行等职责外,还主管农业林牧渔业的税收工作。 C.周代环保机构的建制很完整,这些机构与相应官员的职责很明确,因此周代的自然生物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D.秦汉以后,历朝的环保机构在设置目的与官员职责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这些机构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及其名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环保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将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统属于某一上级部门,周代虞部直属司徒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B.从远古到汉代,再到隋唐以后,环保机构大体经历了从专职官员到专职部门的管理模式的变化,这是一种进步。 C.工部是隋唐以后环保部门的上级机构,管辖范围广,从而能够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系统规律的充分利用。 D.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环境保护的意识以法律的形式制度化,并通过环保机构加以落实,这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答案】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解析: 【题文】J0(节选自《元史·杨惟中传》) A.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B.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C.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D.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 A.“”指帝王和王后的死。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 B.“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C.“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D.“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惟中有胆有才,深受朝廷器重。他二十岁即被派往西域,圆满完成使命;晚年担任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蒙、汉军队将帅都归他指挥管辖。B. 杨惟中保护文脉,重视文化。元军占领宋朝枣阳等地后,他搜罗当地名和儒学著作,为宋代大儒周敦颐立祠,建立太极书院,弘扬儒学。C.杨惟中惩恶保民,决不姑息迁就。河南道总管刘福贪婪残酷,残害百姓,杀人之夫而夺其妻,杨惟中将其处死,河南由此清明安定了。[]D. 杨惟中大智大勇,善于招降安抚。金朝余党大肆作乱,朝廷会集各道的兵力征讨却没能取胜,他前往劝谕,劝降了他们的首领,余党都被平定。(1)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2)吾非好杀,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乎?本题考查考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解析:“杀人之夫而夺其妻”的是郭千户而不是刘福。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 “延”“通”“济”各1分大意2分解析: (2)【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我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