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化解与监管体系创新研究.pdf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化解与监管体系创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化解与监管体系创新研究.pdf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化解与监管体系创新研究 一 周 双 刘 鹏 内容提要 :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规制缺失带来的潜在互联网金融风险 日益突出, 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 网金融监管思路。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互 联 网金融亟待化解的三大突出风险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发达 国家在鼓励和开放的前提下,通过立法和差 异化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举措,并从处理好 “必须”监管与 “必要”监管关系,实施功能监管 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监管方式,构建登记注册、信息披露、资金托管三大监管底线,运用好互联 网金融科技 属性四个方面,提 出我 国金融监管体系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有效化解互联 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监管 监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F85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17)03—043—05 金融 的本质决定了其必须接受相应的监管.”互联网 2014) 。为有效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提升互联网金融监 的科技属性也决定了其必须与传统的金融监管区别开来.在监 管能力.国内学界对发达国家先进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展 管内容和监管方式上应有所创新 .才能有的放矢。本文鉴于互 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 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和创新属性 .在详细论述我国互联网金融 意义和启示作用。于蔚和钱水土 (2015)指出互联网金融监 亟待化解的三大突出风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发达国家通过 管在美国和英国具有分业与集中监管并存 ,功能与机构监管 立法和差异化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我国 并存 .多管齐下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特点.进而提出我国互联 金融监管体系如何通过完善和创新有效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提 网金融监管应在一致性原则下协调主体与行为监管关系.加 出对策建议。 强互联网金融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信息披 露制度和建立综合性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政策建议 。邓舒仁 一 、 文献综述 (2015J从金融监管基本类型出发.指出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 的显著特点是分业监管与综合监管并存.机构监管和功能监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拓展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的同 管统一.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协同.外部监管与 自律管理并重 . 时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风险。BergerS和GleisnerF (2009)研 主体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并行 .进而从我国国情出发 .提 究认为.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面临着操作风险、信 出将互联网金融监管纳入分业监管框架.加强监管协同.注 誉风险、法律风险和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金融风险 。李卫东 重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政策建议 。 (2014)进一步细化了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息 随着对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内学 被泄露、盗用、滥用的信息风险 资金收益受损的资金风险 ; 者也开始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互联网金融监管在我国的具体操 担保机制不健全而引发的信用风险 :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 作与实践 .并提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政策建议。姚文平 (2014) 互联网金融碎片化、跨界性和传染性引发的监管风险等 。 认为要遵循互联网金融平等、开放、协作的精神 .对互联网金 杨勇 I2016)认为互联网还面临着 自身特殊的风险.并且在 融按照融资、销售、理财、证券、银行等进行分行业监管 .并 一 些情况下风险会被放大 .比如非传统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 且要充分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 J。谢平 (2014)详细阐述了互 务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