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宏观金融中的国民经济部门间传染机制
2 0 1 0 年第 7 期
中国宏观金融中的
*
国民经济部门间传染机制
宫小琳卞江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网络模型量化分析了冲击在经济中的传导及系统危机的演生过
建立了基于
程。本文利用 2 0 0 7 年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金流量表( 金融交易账户) 数据,
会计数据 的中国国民经济部门间金融关联网络模型。模型的数据基础是按各类金融工
具细分的部门! 部门资金融通关系矩阵表。在此模型基础上, 通过模拟测试, 揭示了负面
经济冲击在部门层面循环传导的轨迹 !!! 部门间资产! 负债表传染机制; 同时量化分析
了资产 ! 负债表传染发生时, 各个部门于各传染轮次中的损失量。模型的建立与基于模
型的定量分析, 旨在为防范和应对系统危机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网络模型系统风险资产! 负债表传染资金流量表
一、引言
如L u c a s 所言, 经济学家们对?系统风险#在理论层面上的理解, 始于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中对 1 9 2 9 年大萧条所作的诠释( K a m b hu e t a l , 2 0 0 7 ) 。自此之后, 系统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成为经济学界持久关注的问题之一。G1 0 在其 2 0 0 1 年关于金融部门整合的报告中, 将系统风险相
对宽泛地定义为这样一种风险: 某一事件可能触发金融系统中为数众多的机构蒙受经济损失或者
失去公众对其的信心, 同时导致与这些金融机构相对应的不确定性增加; 而金融领域的上述情况又
很可能严重到足以对实体经济造成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通常的系统稳定性评估强调对系统内风险因素与薄弱环节的分析、识别与应对。而该领域中
较新的研究方法, 则更为倾向于将整个经济、金融体系视为一个内部各实体间相互关联的网络模
型; 并致力于在此整体视角下, 明晰系统内各实体间的?链接#( l i n ks ) , 从而有效识别负面经济冲击
在系统内的传导轨迹和量化预估第次传染的严重程度。
2 0 0 7 ! 2 0 0 8 年开始至今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次揭示了宏观金融体系的错综复杂性, 同时也证
实了网络分析方法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新的理论框架和模型, 用以分析局部性负面冲击如何迅速
升级演变成强势的系统危机; 系统内传统意义上被视为相对稳固、并且远离震源的经济部门或实
体, 是如何感染损失和被卷入危机的; 以及解释诸如银行间市场冻结僵局( g ri dl o c ks ) 等金融现象。
*宫小琳, 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信箱: g c a e l y n @ g m a i l . c o m ; 卞江,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邮 政编
码: 2 5 0 1 0 0 。郑重感谢匿名审稿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当然, 文责自负。我们拟分步骤对中国宏观金融风险进行分析, 本文为 第一
部分。简要的研究规划请参阅文章结论部分。
金融资产 ! 负债表信息应是揭示冲击传导( 即部门间资产 ! 负债表传染机制) 的数据基础。但出于数据可得性的原 因, 本
文的分析基于金融流量数据。数据的局限性及其对分析有效性的影响详见本文第三部分。
基于 C C A 风险财务报表的部门间关联网络模型见后续研究。
7 9宫小琳、卞江: 中国宏观金融 中的国民经济部门间传染机制
二、网络理论与模型在系统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He n dri c ks ( 2 0 0 6, 2 0 0 9 ) 指出, 新的金融稳定模型强调将金融体系作为一个网络结构或者种群集
合进行研究; 而该领域较为传统的研究则更为关注机构间的互动和投资组合效应等问题, 例如: 信
贷风险传染和由某一资产类别价值下跌而引发的集体性抛售问题。在此类传统模型中, 市场流动
性、存放期限不合、资金筹措以及杠杆率等因素, 均被界定为影响传染和回馈循环严重程度的重要
因子。同时, 信贷周期模型、商业周期模型和资产泡沫模型等则着重于研究繁荣期与萧条期中, 经
济非持续性自我强化机制的动态演变。具体而言, 这些模型分析了经济高涨期中, 共性预期如何逐
渐变得不切实际、尽职调查等审慎性措施的标准如何渐次下降, 杠杆率如何逐步攀升等问题; 以及
在泡沫破裂后, 预期崩塌、企业与家庭破产等现象与相应的机制( He n dri c ks , 2 0 0 9 ) 。
( 一) 理论与实证研究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均证明, 随着系统内实体间各类型的经济链接日益繁复, 网络理论和模型确
实成为我们完整而清晰地认识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A l l e n Ba b u s ( 2 0 0 9 ) 就网络模型在金融系统
分析中的应用作了相对系统与全面的阐述。他们认为网络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评测金融系统稳定
性和分析系统节点的负外部性风险。他们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