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技术与制度的互动关系.pdf
2017年 2月 Feb.,2017
第2期 (总第242期) 中州 学 刊
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 No.2
【当代政治 】
论技 术 与制度 的互动 关 系 术
邵 娜
摘 要:技术的二重性和结构的二重性共同决定了技术-9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技术在本质上具有客观属性和社
会属性,这决定了技术既是社会行动的结果,也是社会行动的中介。结构的二重性则揭示了制度与行动之间的相
互建构关系,表明结构是行动得以展开的前提,行动是进行制度和结构再生产的活动。新技术的应用并不必然带
来制度变革,当以内嵌于技术的新的规则、思维模式等因素为依托而产生新的行动模式时,制度变革的时机就到来
了。组织领导者的思维模式应当从制度主义转向行动主义,以创造性的行动为 中介,使技术应用成为一项实现制
度变革的自觉行动,并为技术应用创造相应的制度空间。在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网络技术的应用
为官僚制组织向合作制组织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结构化理论;网络技术;行动;合作制组织;网络结构
中图分类号:D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7)02—0007—06
李克强总理在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 的应用。具体来说,狭义的技术表现为机器、设备或
在 “互联网+”条件下制订行动计划的要求,这体现 者机器、设备的运行软件、程序等。本文讨论的技术
了中国政府对网络时代社会转型和社会治理变革的 是狭义的技术。2O世纪90年代 以来,信息技术、网
深刻体察。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被作为优化产业 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
结构、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的新引擎。对政府来 网络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以及技术与组织结构变革
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引发了社会转型,重 等话题吸引了很多学者关注,而明确技术的本质属
塑了社会环境和社会治理的情境,因此,政府必须对 性是正确认识技术与制度 的互动关系的前提 。
网络时代新的社会治理需求作出回应。同时,网络 1.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之争
技术也是实现政府制度和组织结构变革的有力杠 学者们在技术是独立于制度之外的力量还是制
杆。在网络时代,从电子政务、电子政府到 “互联网 度的构成要素这一基本问题上存在分歧,进而对技
+政务服务 ”,政府一直在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推动 自 术本质的认识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有学者认为,
我重塑,而明确技术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推动 组织的制度设计、结构安排以及组织成员倾向于维
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持现状的主观态度限制了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网络
技术往往被用来实现和巩固现有的组织结构。也有
一 、 技术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学者强调网络技术在推动组织模式变革中的作用,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管理 认为网络技术是实现组织行为模式和制度结构变革
技术与社会技术,狭义的技术是对科学发现与发明 的革命性力量。这两种观点基于不同的观察视角和
收稿 日期 :2016-12-29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社会治理创新 中 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16CGL056);扬州大学政府治理与公共
政策研究中心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邵娜,女,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南京 2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