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花鼓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以华容花鼓戏为例.pdf

论湖南花鼓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以华容花鼓戏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湖南花鼓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以华容花鼓戏为例.pdf

戏剧研讨 郭银华:论湖南花鼓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以华容花鼓戏为例 郭银华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摘 要】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是湖南省汉族戏曲剧种,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 近些年来,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前景很不乐观。本文以华容花鼓戏为例,通过对华容花鼓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 美学特征的阐述以及濒危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花鼓戏艺术的思考与关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容花鼓戏;美学特征;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5    A 1007-0125(2017)02-0009-03 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由长沙 (一)华容本地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的历史,大 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常德 ② 体在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就已开始萌芽。” 花鼓戏和邵阳花鼓戏等六大流派组成。其中,“长沙花 但是,华容花鼓戏始于何时,已无史料查考。据华容县 鼓戏流行长沙、湘潭、株洲、宁乡、平江、浏阳、醴陵、 花鼓戏老艺人方志新回忆:华容花鼓戏早在唐朝初年就 益阳、沉江、南县、华容、安乡等地 , 是湖南花鼓戏中 已形成。根据是“拜师傅的‘牌位’用裱纸书写,右是‘清 影响最大的一个艺术种类。”①花鼓戏艺术孕育于“敢为 音童子’,左是‘鼓板郎君’,中间是‘敕封唐王风火 天下先”的湖湘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从 老郎之神位’,‘风’字斜写,‘火’字倒写,所以 ‘风’‘火’ 最初田间地头的娱乐形式到发展完整的民族艺术 ,花鼓 二字念‘斜风倒火’。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花鼓戏艺 戏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等阶段。2008 年 6 月,花鼓 人都要做‘老郎会’,祭拜祖师爷。”③ 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重生奠 后来,华容花鼓戏随其发展、提高,产生了两极分 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化的状况。其中一部分衍生为汉剧、巴陵戏、湖南花鼓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娱乐方式不再满足 戏,形成了正规戏剧;另一部分则逐渐走向衰竭。元朝 于听民间戏曲,而转变为听流行音乐、看电影等,使得 统治者得天下之后,生恐汉人作乱,限汉民“移居乱族, 花鼓戏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因此,对花鼓戏的传承和 千里封婚,文不过年,武不超月”,并严禁汉人聚会, 保护刻不容缓。 以防滋事,对正规戏剧一律削砍(传统剧《三打御林班》 华容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长沙花鼓 就反映了那段历史),企图以文化专制制度和愚民政策 戏”的一个分支,入选首批华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维护其统治。 它集文学、音乐、戏曲、舞蹈于一体,覆盖范围广泛, 剧团的解散、艺人的疏散,虽然限制了舞台戏的演 能让家乡人民记住“乡愁”,具有极高的民间艺术价值。 出,但演员们“艺心”不死,自动组合,一旦一丑在乡 本文以华容花鼓戏为例,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 间演起一些折子戏来。据传,华容花鼓戏的重生,归功 文献,通过对华容花鼓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 , 美学特 于当时畏罪潜逃的王三花和李小旦。直到明朝正德年间 征的阐述以及濒危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传承与保护 (15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