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渔洋《秋柳四首》微探.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渔洋《秋柳四首》微探

王渔洋《秋柳四首》微探   摘 要:提起王渔洋,或者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王士?G”,对文学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韵说”联系起来。他所提倡的“典、远、谐、则”直至今日还被许多喜爱诗歌创作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尽管“神韵说”被视为执掌康熙诗坛,被钱谦益视为“接班人”的王士?G一生最大的成就,但是使其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后来构架神韵诗风雏形的作品确是看似“名不见经传”的――《秋柳四首》。本文从诗歌本身出发,通过研究《秋柳四首》语言的运用,主旨的表达以及情感的宣泄,来探寻《秋柳》诗和者众多,进而成为王渔洋诗歌创作里程碑背后的因由 关键词:王渔洋;秋柳诗;原因 “顺治丁酉秋,予客济南,诸名士云集明湖,一日会饮水面亭,亭下杨柳千余株,披拂水际,叶始微黄,乍染秋色,若有摇落之态。予怅然有感,赋诗四首。”[1]此时,这位《莱根堂诗集序》中的主人公还不知道这四首《秋柳》诗会因为化实为虚的委婉笔调,慨叹盛衰无常的巧妙用典奠定了自己成为诗坛盟主的地位。它一出现,便以“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分甘余话》)之势,震动了清初文坛,在短短的时间里,海内“和者不减百家”(《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如此得到诸家青睐的《秋柳四首》不仅在语言的运用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吉川幸次郎甚至认为其包含一种“新美”的东西,同时在景物的选取,内容的叙述和情感的表达上都让人对其有一种“无法割舍”的喜爱,它的魅力不言而喻 1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的运用 鉴赏一篇文学作品,不论它的题材是诗歌、散文、小说抑或是杂文,所有阅读作品的人接触到的最初的东西便是这篇作品的语言。可以说,语言是一个作品的第一要素,是一个作品的原点。任何作品只有在这个原点上进行发挥,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才会通过笔墨之中的勾勒传达出笔墨之外的世界。而王渔洋对于语言这一问题曾经借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表达过自己的观点: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八字。(《香祖笔记》卷八)王渔洋同样也很重视诗的音律,门生问他何为“平中清浊,仄中抑扬”,他解释说:“清浊如通、同、清、情四字,通、清为清,同、情为浊;仄中如入声有近平、近上、近去等字,须相间用之,乃有抑扬抗坠之妙,古人所谓一片宫商也。”(《带经堂诗话》卷二)又说:“唐、宋、元、明诸大家,无一字不谐,明何、李、边、徐、王、李辈亦然。”(《带经堂诗话》卷九)可见,王渔洋对于诗歌语言的把握是十分重视的,而在《秋柳四首》这一早期的诗歌作品中,他所喜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便被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全诗四章,虽写秋柳,而全诗无一“柳”字。取第二首诗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诗歌作品语言的运用 开头的第一联: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篇首即用叠字“娟娟”,“凉露”二字为双声,第一句最后结尾落在“霜”字上。“娟娟”的本义为“美好、美丽的样子”,可在此处却和阴冷的“凉露”和”霜”相组合,给人一种新鲜感,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而第二句则从数量入手,先用“万缕千条”营造出一个场面,“万”、“千”二字迭韵。同时紧接着“拂”字,这一个拟人的动作将整句话都点亮了,给诗句增添了动感。然后在动作之后,又出以“玉塘”二字,这一静一动,使得第一联便令人感到了语言背后情绪的流动。而这一联最大的亮点便是:未写“秋柳”却已含二字。第一句的霜可谓点名了季节,霜常出现在“秋”冬季的早晨,而第二句的“万缕千条”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柳”。这样一种类似打哑谜似的表达,将标题的意义在开头便暗含其中,让读诗的人从开篇便开始展开想象 接下来第二联: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第二联连用六个名词,从词性上看可以说较之第一联毫无变化。句中不是将秋柳的姿态进行朴素的写生,也并不是直率地表露对于秋柳的感情,而只是排列与秋柳有某种关系的言语,其中甚至混杂着无论对秋天,还是对柳树都不甚有关的词语。这样突兀出现的第二联,使人自然而然地去寻找词语背后的意义。于是,便很好地引出了所蕴含的典故。这六个名词单纯的排列组合,最后落在了“镜”和“箱”字上。这是两个有后鼻音“ng”的字,鼻音的使用令第二联的整体气氛较之第一联变得低沉 然后,再谈第三联: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这一联的结构也很整齐,属于动宾结构,“怜”和“见”字前还有“空”和“不”字做状语,组成状中短语。同时“怜”和“见”字迭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从第二联过渡过来的第三联,尽管不再是六个相同词性的词语的排列组合,但这两个诗句都有一个长长的宾语“板渚隋堤水”和“琅琊大道王”同样是蕴含两个典故。但这次在音调的处理上,诗人选择了声调为阳平的“怜”和去声的“见”。这样一高一低,一平一去,似乎令人联想到一位沉吟泽畔的诗人,在抬头长叹和低头哀叹,这一扬一抑中完成了抒怀 最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