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与进展
化 学 世 界
新型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与进展
唐宏科 , 李 婧
(陕西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 :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以及影响无皂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和增强稳定性的方法,着
重介绍 了当今无皂乳液聚合的最新研究动态、应用。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反应机理 ;稳定性;制备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TQ4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367-6358(2012)10—0634—04
ResearchandDevelopmentintheNew Emulsifier—free
EmulsionPolymerization
TANGHong—ke, LIJing
(Institut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 Technology,ShaanxiXi’an710021。China)
Abstract:Themechanism aswellasthefactorsaffvctingtheemulsifier—freeemulsionstability,thewaysto
improvethestabilityoftheemulsifier—freeemulsionpolymerization,andthepresentstatusofapplication
werereviewedindetail.
Key words: emulsifier—free emulsion pokymeriz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 stability; preparation
methods;applications ·
无皂乳液聚合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完全不加乳化 无皂乳液聚合 由于完全不含或含有微量乳化
剂或仅加入微量乳化剂 (其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 剂 ,因此其成核与稳定机理不同于传统乳液 聚合。
CMC)的乳液聚合过程 ,又称为无乳化剂乳液聚合 。 目前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可归纳为均相成核和齐聚物
无皂乳液的颗粒大小均一 ,体系无乳化剂 ,同时也 胶束成核两种机理。
消除 了乳化剂对环境的污染[1],因此 ,无皂乳液聚合 1.1.1.1 均相成核机理
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近来 ,人们发现无皂乳液稳 无皂乳液聚合 的均相成核机理是 1969年 由
定性差 ,且合成固含量高的无皂乳液十分 困难 ,为了 Fitch,Deletel,等[2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对于像
提高无皂乳液稳定性及 固含量,人们又重新 回到无 MMA这种亲水性较大的单体在水相 中聚合时,引
皂乳液的理论研究部分 ,希望从 中得到新思路与新 发剂分解的初级 自由基在水相 中引发单体聚合 ,生
方法。 成大量的齐聚物 自由基 ,链增长速度比较快 ,当 自由
1 无皂乳液聚合的理论研究 基长到一定聚合度 ,且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不能
1.1 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 溶于水相而沉淀析出,形成初始乳胶粒子 ,由于这些
反应机理包括乳胶粒子成核与增长机理。 粒子表面电荷密度较低 ,粒子 间静电排斥力不足 以
1.1.1 成核机理 使粒子维持稳定 ,聚结倾 向 占主导[3]。随着反应 的
收稿 日期 :2012—04—16
基金项 目:陕西科技大学学科人才培养计划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偶氮苯-4,4’-二甲酸配体的锰(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pdf
- 基于元素磷源的InP量子点的制备.pdf
- 基于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蛋白质与亚甲基蓝的竞争吸附行为.pdf
- 基于八配位铁的化合物(H2prz)[Fe(bpdc)2]·3H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pdf
- 基于六缺位Dawson型磷钨酸盐衍生物的研究进展.pdf
-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阴离子比率荧光分子探针.pdf
-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Ⅱ型抑制剂活性.pdf
- 基于分子描述符和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和虚拟筛选MMP-13对MMP-1的选择性抑制剂.pdf
- 基于分离粒子随机扩散理论的色谱模拟.pdf
- 基于刚性配体的一种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DFT计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