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吴语北部边界问题研究述评_王健
DOI:10.16101/j.cnki.cn32-1749/z.2008.07.005
2008年7月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ul.,2008
第7期 JournalofChangshuInstituteofTechnology(Philosophy &SocialSciences) No.7
古吴语北部边界问题研究述评
王 健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江苏 常熟 215500)
摘 要:汉语方言学界一般认为古吴语北至淮河流域。这个观点可以得到传世文献材料和现代方言材料两
个方面证据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汉语方言的吴语在西晋才真正独立,严格说来,其北界应为长江,而
不是淮河。从我们对各家观点的梳理来看,古吴语北界为淮河可能更准确。
关键词:古吴语;北界;述评;古代文献;历史比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H173 A 1008-2794 2008 07-0086-07
吴语何时成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学术界并没有一 (1)某词是通语、凡语、凡通语、通名、四方之通语;(2)
致的看法,有人认为当在秦代以前[1]148、[2]、[3]80-83,有人 某词是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3)某词是某地某地
认为当在西晋前后[4]、[5]。在没有发现新的直接证据 之间通语。这样,人们就可以据此划分汉代的方言区
之前,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所以,本文所提的古吴 划。林语堂在《前汉方音区域考》中设立了四条通则
语在西晋以前很可能并非汉语,而是百越语。不过, [8]29 :(1)甲地在《方言》所见次数多半为与乙地并举则
这并不影响我们讨论古吴语北界问题。从目前学界 可知甲乙地方音可合一类(如秦晋)。(2)甲地与某邻
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古吴语北抵淮河一线, 近地名并举之次数多于其他方面邻近地名次数,则可
今江淮方言区以前也是吴语[1]12-114;136-180、[6]201-216、[7] 知甲方音关系之倾向(如齐之与鲁)。(3)某地独举次
12-22。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持谨慎态度,比如林语堂 数特多者,可知其独为一类(如楚及齐)。(4)凡特举一
《前汉方音区域考》所画前汉方言区域图中吴扬越为 地之某部,其次数多者,则可知某部有特别方音,别成
[8]22
一系,其北界在长江一线 ;游汝杰在《吴语地理在 一类,由该地分出(如齐分出东齐,73次。楚分出南
历史上的演变》中认为作为汉语方言的吴语在西晋时 楚,85次。燕分出北燕,43次)。
代才真正独立,其北界从严应为长江,从宽可以远至 这四项通则基本是正确可行的。后来的学者只
[5]
淮河 。 要利用《方言》区分当时的方言也只能这样做。林语
堂据此推测汉代方言可分为十二个系,其中“吴扬越”
一、从古文献材料看古吴语北界
为一系。林语堂在文中没有明确指出吴扬越所包含
(一)扬雄《方言》与汉代的吴语区 的具体范围,但从他所画的地图来看,似乎吴扬越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