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学校知识讲座
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家长学校讲座稿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各位家长:
大家好!欢迎参加这次家长学校的学习。
说一句老话,也是每个家庭的心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女能如愿成才,也是做家长最引以为快慰和自豪的事情。那么,学习成绩好,是不是就代表是成龙,成凤了呢?我想答案非常明显,在座的各位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却并非小时候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但是,在以往的家长会上,我们的家长讨论的最多的,最热烈的,诸如:做作业懒惰啦,语文书朗读不够流利呀,书写潦草啦等等。还是清一色的学习问题。我记得有次家长会我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除了学习,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今天,我也来谈谈这个问题。
各位家长知道动物之王老虎是怎么培养幼虎吗? 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讲到,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在幼虎习惯了鲜嫩的肉食后,母虎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剩下的肉骨头扔给幼虎;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上前要吃,它就冲着它怒吼一声,伸出爪子阻挡它,不让它吃。这样过了好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会离开母亲,自己出去找食吃。开始,幼虎走了几步回过头来,母虎就冲它怒吼,扬起尖利的前爪,幼虎又转过头去往前走。这样反复几次,直到幼虎真正离开,以后,它们再也不相见。这种“残忍”的爱,逼幼虎长大。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
所以首先,我们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教孩子学会生存,这是做父母首要的责任。美国巨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给了我们教育子女树立了典范。洛克家族有五个儿子,一个朋友曾这样警告 “任何人有你的钱财和五个儿子,就有权利指望家里至少派有四只黑羊(败家子)。”没有享受过任何超级富人的待遇,没有游泳池,没有网球场,没有棒球场。在洛家庄园,男孩们穿着同雇工儿子一样的普通游戏服装,玩着自行设计的种种游戏。关怀,但并不溺爱,先教育他们做好人,这是洛克勒家教育子女的一个特点。每星期六早餐之后,五个孩子一个一个排队走进父亲的办公室,从童年时代起到离家上大学,每个人用这种方式取得一周的零花钱。有趣的是,每个孩子在领到津贴时还得到一个小账本,用来记怎样处理钱。津贴的数目总比需要的少,而且无法索取,于是未来的富豪们开始做家务事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一百只一角,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五分,背柴火、垛柴火和拔草每小时若干,等等。纳尔逊和劳伦斯,当一个九岁、一个七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皮鞋每双五分,长统靴每双一角。家中仆佣成群,但孩子们从小要学会生活自理。父亲带头补衣服给他们看,教他们怎样折迭衣服和整理旅行箱,还安排一个管家教男孩们当厨子。在这种严格要求之下,五个子女终于没有一个成为败家子,不仅接下了他的班,还发展了洛克菲勒家族的事业。由此可以看出,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那才叫关心到点子上。溺爱者住住看不到后者,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激凌,爱去“麦当劳”、“肯德基”,那我们就带孩子去,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我们就给孩子买。买了以后就加一句话:只要你认真读书就行,你要什么,妈妈都给你买!孩子满脸欢喜的吃着、玩着,唯唯诺诺。但,之后,孩子是否就能认真读书了呢?
物质上的爱是必要的,它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来一半。洛克家族对孩子不可谓不爱,但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而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勤勉节俭,珍惜财富,先做好了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这样的爱才是智爱。 “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 ,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曾有人对2002年6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时给他们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你的父母最关心你什么。”从每一个人那儿都得到一个相同的答案,但这个答案不是“学习”,而是“做人”, “这就是成功教育和不成功教育根本区别。” 做人教育是成功家教的灵魂, “状元父母们抓住了育人的‘纲’,纲举目张,只要做人做好了,其他问题都好解决。”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要求各位家长回家也像洛克家一样地教育孩子,只是提出这么一个理念,都说中国人富不过三代,是否我们在某些方面,对我们的孩子太过宽容,除了学习上的压力外,孩子们在学习生存上的压力是否太轻了些?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机会,独自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更自主、自立。
也可能是我们学校的孩子有其特殊性,部分是寄宿生,一星期五天在学校里,回到家里的两天,家长们把自己五天来的思念、爱都一并播洒,孩子们要买零食,好,到超市去,我们推他一车来。吃饭问题更是围着孩子转,尽管点菜,要什么有什么?孩子如果说没什么特别想吃的,妈妈们还可能烦心。反差太大了呀。我们可以想像,本来就是一个个小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