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审美活动.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样是写月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冥》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 同样是写秋天枫叶: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 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王实甫《西厢记》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唐朝女装 四、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纯粹主观的“美”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的又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在西方哲学史上,把认识的主体(自我)当做和被认识的对象一样是实体性的东西。 而康德认为,只有把自我看作非实体性的东西,自我才是自由的。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禅宗在克服主客二元对立和自我的超验性方面更有启发。 ▲神秀(北禅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南禅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解读:神秀这个心,尽管他要求时时拂拭,使之保持寂静,但仍然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这种“自 我”是与他人、他物对立,是实体化、对象化的。而慧能则消解了神秀这个实体性的心。 ▲马祖道一:“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解读:这个“心”,就是禅宗的非实体性的、生动活泼的“心”,不是“自我”,而是“真我”。所以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在深受禅宗影响的中国美学中,“心是照亮美的光之“源”,这个“心”不是实体性的,而是最空灵的,正是在这个空灵的“心”上,宇宙万化如其本然地得到显现和照亮。 总结: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消解了实体化、外在于人的“美”,马祖道“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消解了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五、美在意象 那么美在哪里?中国传统美学的回答是:“美”在意象。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意象是美的本体,也是艺术的本体。而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 但是“情”与“景”不能理解为互相外在的两个实体化的东西,而是欣合和畅、一气流通。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朱光潜、宗白华吸取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认为审美对象(“美”)是“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是一个创造。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 ——英国诗人勃莱克《天真的预言》 “中国人不是象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宗白华 (一)相关概念的分析 1.意象与西方语言中的“image” 和我们所说的“意象”比较接近的是西方现代诗歌流派中的“意象派”所说的“意象”,以及法国哲学家萨特所说的“意象”。 “意象派”诗人所说的“意象”,是一种刹那间的直接“呈现”,一般都缺乏深度。 2.意象与形式(form) 按照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奇的归纳,“形式”一此在西方美学史上至少有五种不同的涵义,其中和美学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前三种。 (1)形式是各个部分的安排,与之相对的是元素、成分或构成整体的部分。 (2)形式是直接呈现在感官之前的事物,与之相对的是内容。如诗文的音韵是诗的形式,诗文的意义是诗的内容。 (3)形式是某一对象的界限或轮廓,与之相对的是质料。如文艺复习时期的艺术家重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