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译概论(上)
编码是指将来源语的信息解码后,赋以目标语的表达形式。编码涉及信息语言的结构调整和词语选配,译员必须排除来源语体系的干扰,将原码所表达的意义或主旨按目标语的习惯表达形式重新遣词造句,重新组合排序。 经过编码加工后的信息不仅要在语言形式上符合目标语的表达规范,而且还应该在内容上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在风格上尽可能保持信息的“原汁原味”。口译的编码技巧与笔译的编码技巧相仿,所不同的是,口译要求快速流利,所以无法像笔译那样有时间斟酌字眼,处理疑难杂症,追求目标语的“雅致”。 表达是指译员将以目标语编码后的信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传译出来。表达是口译过程的最后一道环节,是全过程成败的验收站,也是口译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口译表达的成功标志是准确和流利,只有准确流利的表达才能在交际双方中间构筑一座顺达的信息桥梁。 口译表达虽无需译员具备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说才能,但口齿清楚、吐字干脆、音调准确、择词得当、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却是一名职业译员必各的条件。 To be continued. 自己的译语,字字句句,重如千金,随意不得。有些场合口译出错,还可期望在以后起草书面协议时予以纠正。然而许多口译,如国际会议口译,没有后道工序的补救机会。对于口译,所谓的“译责自负”原则没有多大意义。译员自知“译责”重大,只是若在重要口泽场合铸成大错,恐怕自己想“负”此责,也“负”不了。 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 “视”是指译员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脸部表情、手势体姿、情绪变化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 “听”是指译员能够耳听会意各种带地方口音以及不同语速的话语的能力。 “说”是指译员能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流利而达意地表达的能力。 “写”是指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能进行快速笔记的能力。 “读”是指译员在视译时能进行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口译属一种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多层次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既给口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说话者浓重的地方口音和过快的语速给译员带来的耳听会意的困难,同时又为口译工作创造了颇为有利的条件,如说话者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生动直观的体语表现,现场各种与口译内容有关的景物,如旅游景点和博物馆的实景实物,所有这一切都是辅助口译的有利条件。 交流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是口译的又一特点。职业译员的口译范围没有界限,内容可以上至天文,下及地理,无所不涉,无所不包。毋庸置疑,口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口译要求译员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流利的双语表达能力和娴熟的转译技能。口译要求译员成为一名语言专家和交际能手,这非一日之功。 然而,这些仅仅构成译员的语言基本功。由于口译的服务对象是各界人士,他们来自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交际过程中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这是译员无法回避的现实。当然,无人能够精通百家,博晓万事,无人能说自己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口译内容繁杂无限却是不争的事实。 Week2 四. 口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Interpretation 衡量口译优劣有两条基本标准:一是准确,二是流利。 自从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翻译三标准之后,翻译界尽管对“信、达、雅”的解释各有不同,但是大部分学者对这些标准所持态度是肯定的。 翻译能做到“信、达、雅”固然不错,问题在于翻译不是照相般的复制行当,难以做到“信、达、雅”三全。基于不同文化的各族语言在翻译过程中难保原汁、原味、原形、原貌,因而“信、达、雅”只能是相对的。有时“信”虽然达标,而“达”和“雅”却有所不达,有所不雅。于是便出现了“信、达、雅”三标准之主从关系的争论。时至今日,争论仍在延续,焦点无非集中在翻译究竟应以“直译”还是“意译”为本。 其实,“信”、“达”、“雅”作为衡量笔译作品质量之优劣的三条标准,是一个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的整体,片面强调“直译”或“意译”的孰主孰辅是无意义的。一篇上乘的笔头译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被译文的目标读者所感知和理解。译文的内容、精神和风格不可顾此失彼,应该基本做到“信”、“达”、“雅”。任何刻意的直译或意译行为,单方面地求“信”、“达”、“雅”中的某条标准。严格说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而是“改译”或“编译”。 至于口译的标准,套用笔译的“信、达、雅”三原则是不恰当的。口译不同于笔译,口译的“现时”、“现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