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及其国际借鉴一一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八条为视角.pdf

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及其国际借鉴一一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八条为视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及其国际借鉴一一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八条为视角.pdf

第 l4卷 第 4期 宁波 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V0l_l4 NO.4 2016年 l2月 JOURNAL OF NINGBo RADIo TV UNIVERSITY Dec.2016 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及其国际借鉴 一 一 以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八条为视角 张 敏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200042) 摘【要】随着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如火如荼的展开,相信其通过只是时间问题。而为了适应新的 暗 作权法》, 对 }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修改也迫在眉睫。本文 旨在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关于远程教育的著作权规定的 分析,及其对我国今后远程教育的著作权研究和立法的借鉴,来完善我国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中的远程教育立 法 . 【关键词】远程教育: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定许可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24(2016)04-0025-07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在总结、借鉴 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 国际立法先进经验 ,积累国内近几年来处理 网络 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 的 著作权纠纷司法经验的基础上颁布的,是我国网 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 络时代著作权保护立法的里程碑式的法律文件 “·。 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但是,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自2006年颁 就现有条款来看,我 国用法定许可制度来规 布 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 中有些 制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问题,即不需要征得著 条文 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比如第八条关于远 作权人的同意,但需向其支付报酬。该条款的适 程教育的法定许可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时代 用主体是远程教育机构,适用客体是 已经发表作 的立法,本文拟 以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 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 八条为视角,为修改完善我 国关于网络远程教育 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适用情形是为通过信 的立法建言献策。 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适 一 、 远程教育及其在我国的立法与不足 用对象是 已注册的学生。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 另外 , 《条例》第十条对远程教育机构在使用 为人们的教学交流提供 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对 受版权人控制的作品制作课件时,需要采取技术 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彻底变革的基础上,出现 了一 措施也给予了规定,以 “防止服务对象以外的其 种新的教学方式,叫做网络远程教育 ’。现代远 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这意味着这些教学机 程教育是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背景,以网络通信为 构应该采用身份验证或地址控制等技术手段,仅 主要传播途径的网络教育模式,具有师生时空分 允许九年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项 目中符合 离而又交叉共享教学资源的基本特征 n-。 条件的特定学生群体使用 Ⅲ。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法定许 《条例》把传统环境下的为教学 目的的法定许 可的规定,规定在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 可使用延伸至网络环境中远程教学,体现了我 国 第八条,原文 内容为:“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 在数字环境中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有利于推动 制义务教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