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叠加定理应用
实验名称:?叠加定理应用
?????
?姓名:赵吉浩???
实验日期:2013-6-9??????????????????????????????????????????????????????????
?班级:定2
????????????????????????????????????????
学号:?201201100349
????????????????????????????????????????????????????????????????????????
?合作者:魏言兵
?????????????????????????????????????????????????????????????????????????
?提交报告时间:
目录:
1.实验目的
2.实验软件及设备
实验目的:
在此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从新建立电路网络从而证明及分析电路的叠加定理
通过实验更加了解电路。
运用叠加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实验软件及设备:
模拟实验软件:Circuitmaker 5.5
实验设备:实验教学板,数字式万用表, 可调式15伏直流电源(2)
实验元件:1.2,1.5,2.0,2.4,3.6电阻,
WG25 电路连接线若干 (根据实验教学板而定)
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
应用电路分析的叠加定理, 计算1-1中R2电阻电压, 并且 填入表格1-1中
电压降 (V) 电流 (mA) 电压源 V1: (12V) 6.680 1.856 电压源 V2: (5V) 0.703 0.195 总计: 7.383 2.051
表格1-1 电阻R2有关理论计算值
应用电路分析的叠加定理, 1通过R5电阻
电压降 (V) 电流 (mA) 电压源 V1: (12V) 2.812 1.406 电压源 V2: (5V) -3.126 -1.563 总计: -0.134 -0.157
表格1-2 电阻R3有关理论计算值
第二部分
应用模拟软件CircuitMaker 5.5模拟以下电路, 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及各电阻的电压
图1-1
第三部分
1-3
表格1-3
期望值 测量值 R1 R2 3.6k 3.58k R3 1.5k 1.53k R4 2.4k 2.32k R5 2.0k 1.95k V1 12V 12V V2 5V 5V
应用电路叠加定理, , 建立只有一个直流电压(V1)的电路
图1-2
测量R2电阻R5电阻上电压,电流且记录在表1-4, 1-5中
在教学实验板上, 重新 建立只有一个直流电压(V2) 的以下电路
图1-3
测量R2电阻R5电阻上电压,电流且记录在表1-4, 1-5中
表1-4 R2电阻(V) 电流(mA) 电压源(V1): 12V 6.61 1.80 电压源(V2): 5V 0.83 0.26 总计: (代数计算) 7.44 2.06
表1-5 R5电阻(V) 电流(mA) 电压源(V1): 12V 2.78 1.76 电压源(V2): 5V -2.97 -1.94 总计: (代数计算) -0.19 -0.18
理论计算电压及实际测量电压误差,并且填入表格1-6
测量误差表格1-6
R2电压降理论计算及实际测量误差(百分比) R5电压降理论计算及实际测量误差(百分比) 电压源(V1): 12V 1.05% 1.14% 电压源(V2): 5V 18.06% 4.99% 总计: 0.77% 41.79%
实验总结:
实验问题解答
不一致
R2误差计算:
电压源(V1): 12V :((6.68-6.61)/6.68)*100%=1.14%
电压源(V2): 5V : (((-2.97)-(-3.126))/(-3.126))*100%=4.99%
总计: (((-0.134)-(-0.19))/(-0.134))*100%=41.79%
R5误差计算
电压源(V1): 12V :((2.812-2.78)/2.812)*100%=1.05%
电压源(V2): 5V : ((0.83-0.703)/0.703)*100%=18.06%
总计: ((7.44-7.383)/7.383)*100%=0.77%
解释实际测量值产生的误差主要来源并写入实验报告中。
测量带来的误差
实验仪器本身的误差
电源本身产生的误差
记录数据产生的误差
计算产生的误差
能更加熟练运用模拟电路,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自身在测量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测量的数据误差较大,在以后的实验中会多加改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