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历史记忆的文本表达--瑶族《过山榜》的表征研究.pdfVIP

族群历史记忆的文本表达--瑶族《过山榜》的表征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族群历史记忆的文本表达--瑶族《过山榜》的表征研究.pdf

文化长廊 族群历史记忆的文本表达 ——瑶族《过山榜》的表征研究 谢耀龙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一个特定群体的历史文献表达着至少四个层面 《过山榜》中这种神异族源的书写,无疑是瑶族对“盘 的内容 :族群历史记忆的书写、群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 瓠”( 盘王 ) 这一英雄祖先表示崇敬,这种历史心性是社会 历史和政治身份的折射、建构自我和表达认同。瑶族《过山 分群之后为族群认同所需要而模仿正史叙述,需找一种文本 榜》正是表达对族群历史记忆等方面的一种表征,并使之一 上的可靠依据,这样的文本存在是与瑶汉文化互动,同民族 代代地传承来建构自我,表达认同。 被迫迁徙密不可分的,我们透过文本分析它背后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 :瑶族 ;历史记忆 ;《过山榜》;文本表达 ;表征 本相,重要的不是其内容反映的历史真实性,而是作为一种 研究 社会记忆,深深地刻在各地瑶族民众的脑海里,从而凝聚起 作者简介 :谢耀龙(1988-),男,汉族,甘肃定西人, 族群认同。这种民间书写很大意义上是来自学习和掌握汉文 硕士研究生,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 :区域 化和汉字的瑶族师公对汉文化的屈从、仰慕和模仿,以求用 文化。 模仿典范文本来为自己的族群正名,得到合理性解释,甚至 [ 中图分类号 ] :K28 [ 文献标识码 ] :A 是用这种官方文书合法化的方式,通过文字文本的传述,为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6)-26-195-01 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所共享,成为自身族群存在的强大精 神财富和智慧资源。 一 三 历史的本质是一种书写,一种社会记忆。历史文献本身 《过山榜》中的盘瓠神话起到了维持瑶族族群认同的作 也是一部文学作品,掺杂着历史记录者主观的历史心性。在 用,但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陈述耐人寻味,这便是瑶族自身和 主流历史之外,往往还有另外一种被大家忽视的历史声音, 主流民族之间存在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写照。 边缘群体也动态的建构着自己的历史,而不是静止的被书 盘瓠出身:盘瓠的出身,在古文献中说他是高辛王的畜 写。边缘族群凭借其历史心性,依照正史文献和模式化情节 犬,可见是主奴隶关系。而在《过山榜》中盘瓠为评王铲除 所产生的文本,也是研究族群的一种重要资料,这也正好是 强敌,被招为驸马,功成告退,毅然选择入山,避开强势主 产生这种文本的社会本相的再现。 流文化。呈现出瑶汉文化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势。 千百年来,瑶族在不断颠沛流离中保存了自己的民族心 盘瓠子孙:因盘瓠娶帝女为妻,其子孙后代无疑成为是 性。在反抗统治和与自然斗争中,更是靠自己勤劳智慧创造 帝王的外孙辈,所以,在盘瓠死后,帝念其子女“先父有功, 了光辉文化。《过山榜》[1] 是长期流传于瑶族民间的文化瑰 母帝之女”而赐以印绶并免其租税之赋。因此,这种血缘关 宝,为瑶族人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所传接珍藏。这一民间 系上的亲近,也透露出瑶文化欲与主流文化认同的信息。 文献反映瑶族起源传说、盘瓠神话、生产发展、民族迁徙、 鸡不拢鸭:在券牒中,曾以评皇敕令的形式禁止盘瓠后 民族关系、民族宗教、生活习俗方面的内容,是研究瑶族社 人与主体民族通婚 :“一准令王瑶子孙之女,不许嫁与汉民 会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为婚。”对通婚圈的这般规定,反映出瑶人对主流文化的疑 二 惧心理。 我们知道每部作品出现无疑都会被赋予时代的烙印,更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