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及保障对策论文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农民群
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普及义务教育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国策,经费保障是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由
于义务教育是现代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经费长期以来作为一
个国家政府的财政支出项目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似乎在这一点上国人包括政府早
以达成了共识。但农村义务教育规模庞大,点多面广,情况复杂,资金投入量大
且传递链条长,构建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一项影响广
泛而深远、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再加之近年来,义务教育出现的几个困境,使
得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供给成为当前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规范农村的公共分配关系,在
我国安徽等地进行了农村“税改费”改革试点。改革的内容是取消包括为教育筹
资在内的所有当时由农民直接负担的各种收费、集资和摊派,除国家规定的农业
税及农业税附加以外,不允许再向农民收缴任何行政性收费、基金等,从制度上
规范农村分配关系。改革的结果是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使乡镇的财力大减。
乡镇政府是我国农村主要承担义务教育事权职责的一级政府,其义务教育经费有
一半左右来自对农民的收费或集资。税费改革使义务教育资金的缺口增大,义务
教育这一项重中之重的重大工程没有了资金来源。这样改革中就出现了一个两难
的选择:要减轻农民的负担,就要取消包括为义务教育筹资项目在内的各种收费,
则农村的义务教育难以维持和发展;反之,如果要在现行体制下保证义务教育正
[ ]
常的经费来源,则农民的负担难以减轻,农村的公共分配关系也难以规范。 1
义务教育是一项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重大国策,在我国的各种文件中也充分认
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增长比例也做了法律的规
定。但在现实中,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是一个普遍现象,法律所规定的支出并没
有实现,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普及的进度,使义务教育普及的时间由 1990 年、
[1]费菊瑛.改善义务教育投融资体制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56.
1
2000年又到2007年而一再推迟。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不足不仅存在于经济不发
达地区,而且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不仅存在于农村,同样存在于城市。“穷国
办大教育”是中国几十年教育财政经费不足的不变的重要依据。
严重失衡的教育发展现状期盼以均衡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如果说非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 ]
的话,那么,最终实现均衡发展乃是教育现代化所追求和必然要实现的目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
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这些可喜成果以及呈现的发展后劲,
正是得益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一直采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也就是鼓励一部
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共同富裕之路。但是,在这种非均衡发展策
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群体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呈增大之势。与经济发展不均衡相对应,教育领域也
同样存在着地域、城乡、学校和群体之间的严重失衡问题。我们的现实状况是,
在同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度里,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不一样的,
机会也是不平等的,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教育发展在不同区域之间极不均衡。
另外,由于前几年教育领域过于重视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造就了许
多相对薄弱的学校,导致了同一地区也存在着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教育领域学校
乱收费现象产生的两种完全相反的原因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一是城市里的重点学
校、示范学校乱收费。是因为学校办学经费太充足而乱收费。这是由于学校在建
设过程中,政府投入大,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强,形成了品牌效应。吸引富有的
人争相将自己的子女送入这种学校读书。但这些学校的规模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