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交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探究
社交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探究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日益显著,并且在科技传播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对社交媒体和科技传播的概念做了范畴的界定,其次介绍了科技传播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同时结合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进一步解析科技传播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受阻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借助社交媒体进行科技传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社交媒体;科技传播;编码/解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24-03
1 社交媒体与科技传播的范畴解释
社交媒体与科技传播的概念都是从西方翻译引进的,而且两个概念涉及范围较大,目前学术界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因此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讨论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因此,本文对所提及的社交媒体与科技传播做了范畴的界定
1.1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概念来自英文翻译“Social Media”,也有翻译为“社会化媒体”,赵云泽等人对“Social Media”“Social Network Sites”“Online Social Networks”等类似概念进行过解析,最终提出采用“社交媒体”的翻译比较合理,其含义更符合其本质属性,更贴合中文语义,指代范围更大,相对应于社交媒体这一概念的有博客、播客、人人网、微博、微信等,也就是包括所有的社交网站和社交应用[ 1 ]
关于社交媒体的功能,Alison Power综合其他学者的观点总结出“社交媒体是基于移动和互联网技术创造实时虚拟交流互动的平台,帮助人们进行交流、分享、合作以及修改用户生成内容等。”[ 2 ]
本文所提及的社交媒体范畴也是基于以上观点,包括能够为用户提供信息资讯、内容生成、分享交流等功能的社交网站或社交应用。目前国内热门的社交媒体主要是微信、微博、QQ空间、百度贴吧、知乎等
1.2 科技传播
国内对于科技传播的定义一直很模糊,有称为“科学传播”“技术传播”,还有学者提出科学传播不能等同于科技传播
翟杰全对科技传播的定义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3]而Martin Eisend认为科技传播可以分为两类传播,一类是传播科学知识(范围局限于内容),另一类是在科学家之间的传播交流,如果这两者都包含时称之为内向科技传播,如果只是第一种情况则属于外向科技传播。[4]本文所指的科技传播主要是指外向科技传播,也就是科技信息传播者围绕科技新闻、科技政策、科技知识、科技活动等信息内容对公众进行介绍、解释、说明的传播行为
2 科技传播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科技传播现状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传播的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不再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导式科普,语言更人文化,方式更多元化,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为科技传播带来新的气象
目前,科技传播主要运用社交媒体中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社交网站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泛科学社交网站果壳网。果壳网的目标是做一个可供所有热爱科学的人交流的平台,2013年果壳网开始同Nature、Science两大国际学术刊物合作,增加直接对话科学家的文章比例,同时和中国科协尝试合作“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网站的公信力和影响力。[5]微博作为网民日常浏览新闻资讯最多的社交应用,市场成熟度高,比如新浪微博的“中国国家地理”,粉丝已超过390万,影响力值一直高居榜首,近几年“中国国家地理”每条微博所引起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尤其转发数的上升幅度更大,说明这种传播形式已经被受众所接受,并能引起二次传播效果[6]
另外,科技类微信公众号也成为受众比较青睐的信息平台。通过监测10个科技类微信公众号,我们发现微信平台的科技传播前景良好。此次监测的时间是9月12日至9月18日,从周一到周日七天时间,选出的十个科技类微信公众号是根据中商情报网整理的2015年十大热门科技类微信公众号,此次上榜的有科技美学、果壳网、科技每日推送、知乎日报、ZEALER订阅号、虎嗅网、iPhone频道、36氪、微信公开课及赛先生等。[7]如表1所示,从传播状况来看,有一半公众号内的单篇阅读量是10万+,由于微信设置了阅读量的限额,所以??际的阅读量应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点赞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一直在增长。从内容设置上看,果壳网、知乎日报、赛先生提供的科学知识涵盖范围更广,而其他公众号则更侧重于智能技术类信息,关于智能手机的信息发布较多。相对而言,果壳网更优于其他平台,体现在内容更丰富,受众更稳定,一周内有6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10万,如:“此时,有5名科学家正被北极熊们围困,救援还要等一个月。”“嫦娥是谁?广寒在哪?中秋怎么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1 Ready Go & Sound 教学设计 沪教版(2025)二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食品添加剂 甲醇钠标准2023年.docx VIP
- 高一语文上学期《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教学课件.pptx VIP
-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化表格.doc VIP
-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试卷含答案.docx
- 《HIV病毒与艾滋病》课件.ppt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因地制宜》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2148-2012.pdf VIP
-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省级选拔模拟卷(三)三年级试题(含解析)2025年5月夏季.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