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馆藏文物中刘海蟾形象变化看道教世俗化倾向
从馆藏文物中刘海蟾形象变化看道教世俗化倾向 【摘 要】刘海蟾是生活于五代末期的著名道士,他年少登科,官居相位,后受正阳子点化,遁迹于终南山下,后得道飞升,被道教全真派奉为“五祖”之一。其最初在绘画中多以蓬头的中年男子形象出现,而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其形象多被塑造成孩童,清代以后其民间形象在童子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夸张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俗气息。本文旨在通过刘海蟾形象变化的个案分析,研究自宋代以来道教的世俗化倾向和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道教 全真五祖 刘海蟾 金蟾
刘海蟾的形象在各类古代艺术作品当中比较常见,从各类著录看,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例。日本知恩寺所藏的元代颜辉作的设色绢本《蛤蟆仙人图》[1]应该是早期反映刘海蟾形象的作品之一。湖北武当山博物馆藏的金漆木雕刘海蟾祖师像[2],是其正襟危坐的蓬头像。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刘海戏金蟾铜造像无疑是同时代刘海蟾造像中的精品佳作(见图1)。这件铜造像高46.5厘米,宽36厘米,重12公斤,是一件传世品。整件造像由刘海蟾和蟾蜍两部分组成。造像下部是一只形体硕大的三足金蟾,它阔口隆鼻,双眼暴突,浑身凸起稣瘤,腿部肌肉隆起,三足用力支撑,抬头仰望。造像上部为刘海蟾立像,他眉清目秀,神态自若,低头注视,身背葫芦,长衫飘起,身体微微前倾,左脚稳稳踩在金蟾背上,右足高高抬起,双手间提一串铜钱,做戏弄金蟾之状,显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除此以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刘海蟾戏金蟾瓷塑[3](见图2),是一个活泼的儿童形象。从这些艺术品当中可以看出,刘海蟾形象的变化似乎有世俗化的倾向。本文拟通过刘海蟾形象变化的个案分析,探索道教世俗化的倾向
一、刘海蟾其人考释
刘海蟾,也叫刘海,是道教全真派“五祖”之一。在文献中,刘海蟾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人何?e的《春渚纪闻“神乃降灵曰:汝识此人否,实新得道刘海蟾也。”[4]但记载较为简略。之后,李石在《续博物志“海蟾子姓刘名昭远,华山陈抟馆之道院,与种放往来。盖五代宋初人。”[5]据此可知,在宋金之际刘海蟾已经是颇有影响的道教人物
关于刘海蟾生平及事迹比较系统的记载出自《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类――元人秦志安的《金莲正宗记》[6]:
海蟾刘真人
先生姓刘,讳操,字宗成,号海蟾公,燕山人也。年一十六岁,以明经擢甲科,累迁至上相。平昔好谈性命之说,然终不得其妙。一旦,有道人来谒,邀坐堂上,以宾礼待之。问其姓名,默而不答。但自称正阳子,愿乞鸡卵十枚,金钱一文,安金钱于按上,而高累十卵,危而不坠。海蟾叹曰:“危哉。”先生曰:“相公身命俱危,更甚于此。”海蟾顿悟。先生乃收卵而藏之,擘金钱而弃之,遂辞而去。海蟾于是催设夜宴,佯托沉醉,以杯盘宝器俱掷于地而碎之。夫人及儿女辈莫不怒责。比及朝退,犹未解颜,辄解印而辞官,佯狂歌舞。自述歌日:“余缘太岁生燕地,忆昔三光分秀气。卯角圆明霜雪心,十六早登科甲第。纡朱怀紫金章贵,各各绮罗轻挂体。而今位极掌丝纶,倏忽从前春一寐。昨宵家宴至三更,兄女夫人并待婢。被予佯醉拨杯盘,击碎珊瑚珍玉器。儿女嫌,夫人恶,忘却从前衣食乐。来朝朝退怒犹存,些儿小过无推托。因此事,方省悟,前有轮回谁救度。退官纳印弃荣华,慷慨身心求出路。”遂易衣,而道处于卑贱,以辱其形。又述一联云:“抛离火宅三千口,屏去门兵百万家。”厥后,远泛秦川,陶真于太华之前,遁迹于终南之下,颐精炼气,以至成真
明清以来,关于刘海蟾的故事内容进一步衍生。如《列仙全传》载:“忽见道人谒于堂下……,未入房已闻弄笔声,急回视,已失道人。壁间有题字,以仙书证之,乃秦人刘海蟾之笔。”清代孟樾籁在乾隆年成书的《丰暇笔谈》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康熙年间,有一自称“阿保”的自请在苏州贝家“服厮役”。他“数日不食不饥”,不仅能“翻溺器里涤之”,而且能带孩子在半日之内于远隔千里的福建观灯往返。更神异的是其“汲井得三足大蟾蜍,以彩绳数尺系之,负诸肩上”。于是乡里传述,以为刘海蟾在贝家,争往看之。此外,在河北、陕西、湖广等地的地方志中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关于刘海的神话传说,在民间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7]。这些民间传说和刘海蟾的故事不断交织在一起,并塑造出了新的艺术形象,人们通俗地称其“刘海”
综上所述,刘海蟾的记载出自南宋,金元时期很多文献将其与全真派祖师王重阳联系起来,成为授“金液还丹之诀”的道祖仙师。自明清以来,以刘海蟾的事迹为基础,吸纳和融合了各地的一些民间传说,使刘海蟾向其新形象“刘海”转变
二、刘海蟾形象的变化
?奈南准窃睾凸莶匚奈镏锌梢钥闯觯?刘海蟾的形象非常生动,并且这种形象特征的变化趋向于民俗化。最早关于刘海蟾形象的描述在《春渚纪闻“一日有人苎袍青巾,曳牛革大履直至庙庭,进升堂宇,慢言周视而出。”说明刘海蟾是身穿苎麻粗布衣,头戴青色软帽的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网局用户自动停复话实现方法.doc
- 东北党组织落实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实践.doc
- 不同谷物联合收割机应用效益对比探析.doc
- 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成熟及适时采收.doc
- 东北地区常见山野菜人工栽培及利用.doc
- 东方百合种球采后处理技术探究进展.doc
-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阳性抗体分布情况调查探析.doc
- 丝瓜―花椰菜轮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doc
- 丝瓜络吸油测试及组成结构探析.doc
- 丝素蛋白溶液对鲜切苹果保鲜作用探究.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