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183;造型的博弈概念艺术、观念艺术的两难困境.pdfVIP

话语#183;造型的博弈概念艺术、观念艺术的两难困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lO年4月 艺术探索 Apr.2010 第24卷第2期 ARTS EXP“)RATION V01.24No.2 话语·造型的博弈:概念艺术、观念艺术的两难困境 谢宏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话语的运用是后现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概 【关键词】话语;造型;概念艺术;观念艺术 念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拒绝“纯粹视觉”,这种过激反诘,却沦 【中图分类号1JOl 【文献标识码】A 为过度反应。不由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强化文字的视觉 f文章编号】1003-3653(20lO)02-0065-03 效果。观念艺术对形式化、风格化、商业化的纠偏可谓功不 【收稿时间】2010-01-17 可没,但问题在于,遮蔽丰富的“象”,剥离在场的“看”,艺术 【作者简介】谢宏声(1975一),河北石家庄人,清华大学博士 被理解为“理解”与“被理解”的冷漠关系,不仅落入文字表 后研究员,研究方向:视觉文化。 征、再现的陷阱,也迅速被阐释、改造并驯服。 概念艺术的困境 化作品要数巴瑞(Robert Barry)1969年于阿姆斯特丹“艺术 20世纪60年代,概念艺术端倪初显,诸多艺术家捡拾 与规划”(artand project)i田i廊举办的个展,除画廊入口处张 文字这柄利器,背离现代艺术,反对艺术的物质化、商业化、 贴一张“展览期间画廊闭馆”的告示外,展厅内未见任何作 形态化、风格化,问难艺术体制与博物馆收藏制度。如约瑟 品.唯有艺术家本人的身影晃来荡去,以示展览正在进行 夫·科苏斯那件著名作品《一把与三把椅子》(图1),对博物 中。但巴瑞并不彻底,尚需展厅人口处那些文字说明艺术的 馆收藏ffii言,确为头疼问题。按博物馆的收藏逻辑。实物椅 存在,他无法拒绝视觉。 子应划归雕塑或设计单位收藏,照片则交给影像部门,而文 很快,艺术家发现这条解物质化的路子甚难接着走下 字部分是图书馆的分内之事。 去,不得不回到视觉效果。20世纪70年代后。艺术家日渐 概念艺术中文字的大规模涌现,可视为对语言滥用之 意识到物质语境的必要性,关切文字展示的视 图 反应,尤其对政治宣传和商业口号之反感。同时,以语言为 像效果,且愈加精致,复而退守文字的“视觉化”这条他们曾 媒质的艺术作品也刻意拒绝“纯粹视觉”。现代艺术的一大 经质疑的老路。如杰尼·赫尔兹1989年亮相纽约古根汉姆 任务乃强调视觉的纯粹性,自印象派始,排除文学性、叙事 博物馆的作品,以文字覆盖整座展厅,视觉效果真可谓美妙 性,强化绘画本体语言如光与色的运用、造型与色彩的构 绝伦。 成,立体主义和抽象艺术愈益消除物像。卒致色域绘画与极 视觉和图像实在太有魅力,纵然那么反叛的艺术家也 简主义(这一发展痕迹同样流露在音乐中,激浪派排除节奏 不能免俗,最终折回视觉效果,无法脱离文字的造型,这正 音律,还原乐符为日常噪音)。概念艺术则反其道而行之,以 是概念艺术所处的两难境地。 文字抵抗图像。造型艺术同守视觉的纯粹性,摈弃文字,那 中国艺术却不存在此类问题。汉字书写向为中国文化 么概念艺术便消除视像,执著于文字和意义。因之,概念艺 的核心密码,具“图形之道,书写之象”111(p132),绘画的笔 术很大成分是对图像与视觉的不满。最极端的概念艺术家 墨造型、音乐的节奏韵律、文学的叙事修辞,均与书法 甚至反对艺术作品本身,认为作品仅存于大脑。 丝来线去,骨肉相连。如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