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三2汽车消耗品的合理使用
单元三 汽车消耗品的合理使用 §5 发动机机油等润滑材料质量的测定方法 5.1 粘度的测定 在用发动机油100℃运动粘度的变化率是通过测定在用发动机油和相应级别的新发动机油的100℃运动粘度计算得出的。 试验方法有GB/T265《石油产品粘度测定法及动力粘度计算法》和GB/T 11137《深色石油产品粘度测定法(逆流法)》等 §6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一、蓄电池的作用 蓄电池的作用是供给起动机用电,在发动机 起动或低速运转时,向发动机点火系及其他 用电设备供电。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发电 机发电充足,蓄电池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 §7 轮胎的正确使用 一、汽车轮胎的作用: (一)支承汽车总质量产生的重力。 (二)与汽车悬架一起吸收、缓和路面的冲击,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 (三)保证汽车车轮与路面有良好的附着能力,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 五、延长汽车轮胎寿命的使用措施 (一)保持轮胎标准气压 (二)防止轮胎超载 轮胎的负荷不应超过轮胎的额定负荷。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不得超载。装载要分布均匀, 保持货物均匀分布,不可质心偏移。 (三)掌握车速,控制胎温 汽车行驶速度与轮胎生热的关系很大, 车速越高, 挠曲变形速度就越快, 轮胎生热量也就越大, 轮胎胎体温度上升至 100℃以上时轮胎会分层、脱空、爆胎。 要求汽车所使用的轮胎应与最高设计车速相适应。最大设计车速较高的汽车须选用具有高速特性的轮胎。 (四)保持汽车技术状况良好 从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角度出发,汽车维护中要特别注意下列作业: (1)前束和外倾角应符合标准。 (2)行车制动器调整良好,不拖滞。 (3)轮毂轴承的间隙调整适当。 (4)轮胎螺母紧固,车轮应平衡。 (5)钢板弹簧的挠度应尽量一致,前后轴应平行。 (6)轮毂油封和液压制动轮缸无漏油现象。 (7)车轮总成的横向摆动量和径向跳动量的要求,总质量小于或等于 4.5t的汽车不得大于 5mm,其他车辆不得大于8mm。 (五)正确驾驶 汽车应起步平稳,加速均匀,选择平坦路面,少用紧急制动。 (六)合理搭配,正确拆装 原则: 1、轮胎必须装配在规定规格的轮辋上; 2、同一车轴应装配相同规格、花纹和层级的轮胎; 3、普通斜交轮胎与子午线轮胎在同车上不能混用; 4、轮胎花纹应根据道路条件选择,装配有向花纹轮胎时,花纹“ 人”字尖端的指向要与汽车前进时轮胎旋转方向一致; 5、换装新胎时,应尽量做到整车或同轴同换; 6、为确保行车安全,翻新轮胎不能装在转向轮上; 7、汽车所使用的轮胎应与最大设计车速相适应。 (七)强制维护,及时翻新 1、轮胎的磨损:轿车和挂车轮胎的胎冠上花纹深度不得小于 1.6mm;其他汽车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 3.2mm,其余轮胎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 1.6mm。 2、轮胎胎面不得因局部磨损而暴露出轮胎帘布层。 3、轮胎胎面和胎壁上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 或深度足以暴露出轮胎帘布层的破裂和割伤。 4、轮胎换位 由于负荷、驱动形式和道路的影响,汽车各轮胎磨损部位和磨损程度不同,为使全车轮胎磨损均匀,一般应按规定的周期对轮胎进行换位。轮胎换位的基本方法有循环换位法和交叉换位法两种。 5、轮胎翻新 轮胎翻新是将胎面花纹磨耗超限而胎体尚好的轮胎进行翻新。 轮胎的胎体寿命一般都比胎面寿命长,特别是尼龙胎和钢丝胎,胎体寿命一般都比胎面寿命长4~5 倍,而胎体经济价值占整个外胎经济价值的70% 左右,又加上翻新费用低廉,因此轮胎翻新的经济效益显著。 (八)正确装运,妥善保管 装运轮胎时,不得与油类、易燃物、 化学腐蚀品等混装,并用篷布遮盖,以免阳光照射或雨淋。长途运输必须竖立放置,内胎如无包装,需放在外胎内,并适量充气。 * * 5.2水分的测定 按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的规定,使用水分测定器见图。 5.3闪点的测定 一、开口闪点的定义 石油产品用开口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叫做开口闪点。 二、开口闪点测定法 按GB/T26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的规定,使用开口闪点测定器、温度计和煤油灯、酒精灯或电炉。 5.4 中和值的测定 一、定义;中和值的测定是指测定在用油中的酸性和碱性组分的中和值,有多种测定方法。 二、中和值的测定方法 用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和GB/T7304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