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迦陵词学析疑
迦陵词学析疑
叶嘉莹先生在词学 研究 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围绕着迦陵词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很多读者存在疑问,其焦点集中在词的美感特质以及中西文学批评之上。笔者拟针对这些 问题 作一些粗浅的说明和补充。
一、关于词的美感特质
问题之一:“双重性别”与“男子作闺音”
迦陵词学之中的“双重性别”是特指词在其 发展 的早期阶段,男性作家在显意识中以女性身份、女性口吻(如怨妇、弃妇等)进行写作,而在潜意识之中,他们自身的遇合之感或者君国之思,则往往不期然地流露出来,使得其词作具有一种双重性。至于产生“男子作闺音”的客观环境,则是因为 中国 古代女性作家很少,所以绝大部分女性题材作品,作者也都是男性。在叶先生看来,“男子作闺音”现象可以大别为三类:一类是有心的、明确的喻托,其对象为意象中的女性,如屈原笔下的美人以及曹植诗中的臣妾即是;一类是客观的摹写,如一些乐府诗、宫词之中的女性,其对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词中如欧阳炯《南乡子》(二八花钿)所描写者也大体属于此类。这些“物”化的女性形象, 自然 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而迦陵词学中所谓的“双重性别”则是第三种情况,最典型的表现如温庭筠词,词中的女性形象虽然也是客观的,而且作者本来也同样没有喻托之意,但是读者可以因之产生喻托之想。这第三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则主要在于作者的写作心理以及女子身份之不同。就诗而言,在“诗言志”的传统认识之下,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其主体的显意识都是很明确的。而早期的词,由于只是写给歌妓演唱的歌词,作者以为并不能代表自己的志意,而且其对象并非良家女子,又使其创作少了一份顾忌。正是在这种貌似没有任何拘束的写作之中,作者的一些潜意识反而得到了真实的流露。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所以“男子作闺音”的范围更大,“双重性别”只是“男子作闺音”的一种特例。
此外关于“双重性别”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实际上有些女性作家如李清照,也有一些男性风格的词作,如其《渔家傲》(天接云涛)即是;而随着 社会 的不断进步,女性的性别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明清以后更涌现了大量闺秀词人,在她们的作品中,也颇有“女子作壮语”的现象,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之类。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也是一种“双重性别”,其实又不然,至少它与迦陵词学之中的“双重性别”不同。李清照的一些词固然有男性化的特色,但她的创作显然有一种有心与男性争胜的动机;而秋瑾词更是女性在男权社会压迫之下产生的反抗意识的爆发,是有心的性别角色的转换,而其感情喷薄而出一发无收,当然也没有什么无心产生的深隐幽微之意。
问题之二:“双重语境”与“知人论世”
迦陵词学中所谓词的“双重语境”,是指作者在无心之中使其作品产生了所谓“小语境”和“大语境”的两种效果。“语境”即语言的情境,就是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说的这句话。以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为例,从“小语境”来看,冯延巳所写的不过是个人伤春之情;而从“大语境”来看,其时南唐国势已在风雨飘摇之际,作为与李家王朝关系极为密切的重臣,冯延巳在潜意识之中亦不免时刻担忧。其词“双重语境”之形成,就是因为冯延巳在写个人伤春之情的时候,尽管显意识之中并没有寄托忠君爱国之念,然而其词却令人读之生此想,所以饶宗颐先生才会认为其中可见“开济老臣怀抱”。那么这种“小语境”与“大语境”是不是就是传统所谓的“知人论世”呢?也不尽然。如果与李商隐诗作一个对比,即可见其差别所在。李商隐颇具特色的《无题》诗,尽管传统上看来也认为是别有寄托之作,但在叶先生看来并不具备这种“双重语境”的效果。因为李诗固然也可称为要眇幽微、颇具词的某些审美特征,但是这仅仅是就语言风格而论。事实上李商隐的无题诗,不管是因为涉及 政治 而不敢明言,还是因为涉及隐私而不便明言,总之作者在创作之时完全知道自己所为何事。换句话说,这种深隐幽微是他有意制造的。至于读者也可以从中别有体悟,那还不能算是“双重语境”,而只是其诗的一种“文本潜能”。
迦陵词学受常州派“比兴寄托”之说 影响 颇深。叶先生曾明确指出,词以“具含一种深远曲折耐人寻绎之意蕴为美”,词中因“双重性别”与“双重语境”而形成之此种特质者,往往就是好词;而常州派之重“比兴寄托”,其实也正是追求一种“耐人寻绎”之特美。其与一般寄托之大别,则在于作者之有心或无意。诗中的“男子作闺音”,即使有所寄托,也都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确指为作者的用心;而早期的词,如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作品,如果从 历史 的角度看,则不能断定他们有显著的寄托之用心。作者主观上无意为寄托、而作品客观上使人有寄托之联想,这正是词的“双重性别”与“双重语境”的独特之处,也是叶先生自立名目之必要性所在。而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迦陵词学中所谓“双重性别”与“双重语境”的美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慈善文化的缺失与重构_0.doc
- 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_0.doc
- 论文化意识下的英美文学研究.doc
- 论斯图尔特·霍尔对文化研究范式的批判与考察.doc
- 论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叛逆与回归_0.doc
- 论日本传统艺道文化的美学特征.doc
- 论早期《申报》刊载的文学作品.doc
- 论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诺先生”的文化内涵.doc
- 论歧义的制约.doc
- 论沈周、唐寅的《落花》组诗.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4章 24.3 正多边形和圆 (3).ppt
-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5章 5.1投影.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练习册 第二十四章 圆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十四章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2).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4章 专项突破11 与圆的基本性质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ppt
-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4.1成比例线段.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3章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2).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十三章 23.2.2 中心对称图形.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练习册 第二十四章 圆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十三章 测素质 图形的旋转及其应用.ppt
最近下载
- T∕CHCA 002-2024 热喷涂稀土合金复合涂层钢筋.pdf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docx VIP
- 第39讲建筑工程费用定额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一bak.pdf VIP
- B3201_T 1211-2024 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pdf VIP
- 安全仪表系统检验测试计划.docx VIP
- 2025年义务教育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智能安防巡逻机器人解决方案.doc VIP
- 常州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pdf VIP
- 专用设备的操作手册编写与用户培训考核试卷.docx VIP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进度控制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