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解读
关于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解读
论文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新思潮派;文学创作;反 自然 主义文学; 中国 元素
论文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集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无论是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还是在叙事技巧的构建上,都可谓匠心独运,构思缜密。解读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日本中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是一位天才型作家,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经过苦心的雕琢和推敲,意旨幽深,立意精辟,文采清俊,修辞美妙,特别是对人性的刻画人木三分并富有张力,作品充满思想性、智慧性和巨大的感染力,代表了日本近代文学创作的最高美学成就及 艺术 品位。在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中国元素对其创作的影响。
一、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中国文学思想之成因
芥川龙之介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他生于东京,本姓新原。但因母亲精神失常、父亲再婚等原因,从小被其舅父芥川道章收养,改姓芥川。芥川家世代在将军府任文职,明治维新后,养父在东京府任土木科长,养父母精通琴棋书画,家庭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艺术气氛。芥川自幼就受到中日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养父一家的影响下,尤其喜欢中国古典作品,在童年时代他就被悠久的中国 历史 和璀璨的文化所吸引。他读了很多中国的古典小说,并从中认知、了解中国。芥川龙之介大学时代主攻 英文 ,但最为拿手的却是汉文。他在念小学时便读了《水浒传》、《西厢记》,中学时代又读了《聊斋志异》、《金瓶梅》和《三国演义》,并喜欢汉诗。这些不仅使他具有较高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修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情愫”。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乃至艺术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在他的文学创作中都有所表现。“自1914年到1927年的文学创作中有12篇是取材于中国。具体有《酒虫》、《仙人》、《奇遇》、《黄粱梦》、《英雄之器》、《杜子春》、《尾生的守信》、《秋山图》、《掉头的故事》、《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女体》,在这l2篇作品中,大多数取材于《聊斋志异》、《剪灯夜话》等。”
无论是西方材料还是东方材料,芥川龙之介都能驾驭自如,以其奇拔的方式表现出来,抒发其个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及艺术情怀,给予古典文学以 现代 意义。芥川龙之介涉足文坛之时,正是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席卷全国,反自然主义文学蓬勃兴起之时。小牧近江等人创办的《播种人》杂志让无产阶级文学在日本切实地 发展 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播种人》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学和劳动文学,明确提出反战、反军国主义的口号,旗帜鲜明地支持俄国十月革命。《播种人》是以文学为中心,具有高度思想性、观念性和 政治 色彩的进步杂志。在这种文艺思潮的冲击下,芥川龙之介以冷静的旁观者的眼光来审视各种文学观,在对待无产阶级文艺方面,他不象艺术至上者那样完全否认文学的政治价值,他曾说过:“我在气质上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人生观上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1921年(日本大正十年)3月19日,芥川龙之介做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特派员从东京出发,开始了他四个多月的中国视察旅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这也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个愿望。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正处于一种政治上被压迫、军事上被占领、 经济 上被掠夺的境地,最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当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灾难。芥川龙之介来中国时正是上海各界为反对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勾结,举行罢工、罢市、罢课运动之时。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芥川龙之介来中国的目的不能不说是政治高于艺术。
芥川龙之介可以说是和中国学者接触较多的日本作家之一,他利用旅行之便去拜访了一些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在上海见了章太炎和李汉俊,在北京见了胡适等人。与章太炎等中国知识分子的见面,使芥川龙之介了解到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忧虑和思考,这是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时所不曾考虑过的,同时也对他日后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在作家后来所写的随笔《僻见》(1924年3月至9月)一文中就道出了对章太炎的崇敬之意:“我在上海的法国租界拜访了章太炎先生,在悬挂着剥制的鳄鱼皮的书房里,与先生探讨中日关系。那时先生讲述的话语,至今仍在我的耳边萦绕。难以忘怀。——我最厌恶的日本人是讨伐鬼之岛的桃太郎。对于喜欢桃太郎的日本人,也不能不说有些反感。先生的确是位圣贤之辈。我时常听到外国人嘲笑山县公爵,赞扬葛饰北斋,痛骂涩泽子爵,但是,还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日本通像章先生这样一箭射向自桃而生的桃太郎。且先生此箭之真理胜于任何日本通的雄辩。”瑚章太炎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潜藏在日本民族血液中的侵略性,并指出自己对于日本的不满情绪。正是这次谈话芥川龙之介受到了章太炎言论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离魂”作品看古代文学题材的相似性保.doc
- 从《<红楼梦>评论》看《红楼梦》的伦理学价值.doc
- 从《<红楼梦>评论》看王国维的悲剧观.doc
- 从《与元九书》看白居易儒家文学观响.doc
- 从《傲慢与偏见》透视英美文学的语言创作风格.doc
- 从《元史·列女传》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_0.doc
- 从《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看古代散文“乐—悲”情感模式.doc
- 从《史记》中寻找音乐的作用.doc
- 从《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浅析中西方文化思维异同.doc
- 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