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贫困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贫困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贵州贫困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摘 要:耕地集约利用成为缓解城镇化进程中建设占耕、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熵值法和“PRS”框架,构建了投入强度、耕作状态和利用效率三个准则层共9个评价指标,运用加权求和模型对贫困地区的贵州省道真县2006―2015年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针对区域耕地利用现状情况提出了利用明晰产权、增加投入、创新产业开发模式等途径来提高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贫困地区;熵值法;PSR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3.014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 Poverty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A Case Study of Daozhen County YANG Guilin,YANG Liu,CHEN Xiaoyu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As urbanization becomes fast and cultivated l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go bad, intensive utiliz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way to remit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PSR frame to form an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ree standards, night indexes, and the status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in Daozhe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which belongs to poor area was analyzed using entropy method and the model of weighted sum. The paper suggested that the intensive level of Daozhen County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machine input and innovating new industry etc.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poor area; entropy method; PSR frame ?S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占耕越演越烈,加剧了人地矛盾,集约利用耕地成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耕地承担着更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加尖锐,高效、集约地利用耕地更加紧迫。目前,我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多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权重确定上。评价指标的构建一方面是以投入强度、产出效果、利用程度、持续状况为准则层[1-6],包括动力投入、地均产值、灌溉指数、复种指数、机械化率、非农指数等具体指标;另一方面则是以“PSR”为框架[7-10],以粮食安全指数、人口密度、土壤质地、产投比例、资金投入指数、地膜使用指数、机械投入等反映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有熵权法[2-3,7]、层次分析法[11-12]等,耕地利用综合集约程度则主要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8,11]。除此之外,还有从耕地集约利用的约束条件来评价集约利用程度或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成分提取因子回归系数计算各个评价单元的综合得分等[10,13] 然而,研究中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过多,过度强调耕地投入,没有科学地反映耕地的产出效益才是耕地集约利用的根本目的。同时,研究多是针对耕地质量比较好的粮食主产区或者城镇化发展快速建设占耕严重的东部地区,缺乏对中、西部贫困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6-7,10] 贵州省道真县是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本研究对道真县2006―2015年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全面了解2006―2015年道真县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揭示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并结合区域资源利用方式提出耕地集约利用建议和对策,旨在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使得在扶贫攻坚、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