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2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27No.2
Edition) March2014
Wuhan of Science
2014年3月 UniversityTechnology(Social
西兰卡普纹样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传承与保护
李 梦,林正松
(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先民留下来的一块瑰宝,但是在现代设计浪潮中,它却遇到了发展滞后的问题。
对西兰卡普纹样的历史文化、艺术特点、发展及应用的思路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应呼吁政府鼓励社会各
界挖掘和弘扬西兰卡普产品的制作工艺,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应加大对西兰卡普产品的宣传力度,更
好地推介这一产品的文化精髓;应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全面合作,适应市场机制的产品生产链,促使
西兰卡普纹样依托现代设计这一平台真正实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西兰卡普;土家族文化;艺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DoI:lO.3963/j_issn.1671—6477.2014.02.OlO
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
一、西兰卡普纹样的历史起源及其土 故又称岗巾。”《永顺府志》云:“斑布即土锦。”“土
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
家族民俗文化的缩影
谓“岗巾”、“土锦”以及“土绢、岗锦”等相似称谓皆
指土花铺盖。特别是明末清初实行改土归流以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的代表,中国五大织锦
后,清政府强行推行满汉文化,将土家人的男女服
之一。“西兰”释义为铺盖,“卡普”是花,“西兰卡
饰不分改为男女服饰分离。原五彩斑斓的衣裙受
普”即土家人的花铺盖,称为“土花铺盖”。在土家
到限制,土家人的服饰从而转向被盖饰品等专业
语里,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
方向,纹样色彩、装饰风格更加大胆艳重,继而发
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民俗特点,土花铺盖 展成为土家织锦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西
还受到土家族人的珍爱,视为人文、智慧、技艺的 兰卡普心]。西兰卡普纹样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1]71。84。 经过土家人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创造,被孜孜不
关于西兰卡普纹样的起源和发展,根据《华阳 倦地充实、完善并传承下来,因而,我们今天仍然
国志·巴志》记载,巴国在先秦时期就向中原王朝 可以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看到其民族文化的渊
进贡用桑、麻、丝等织物。《后汉书·西兰卡普蛮 源,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成熟这样一条漫
夷传》所说哀牢夷“织文革绫锦”的“兰干细布”,就 长而曲折的发展脉络。
是土花铺盖的前身,称作“武陵蛮”。史籍文献对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人文化的象征,是土家人
土花铺盖给予了诸多不同的名称:三国时期,土家 婚俗上的主要嫁妆之一,客观上也是女家经济地
族人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编织出五 位的标志和女儿有无教养的凭证,并且在受人观
彩斑斓的“土锦”。唐宋时期,随着土家族与汉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