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疾病的定位和诊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疾病的定位和诊断创新

瘫 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上、下运动神经元及肌肉病变所致。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中央前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及旁中央小叶皮质的大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即脑神经和脊神经前根。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临床表现 皮质运动区 破坏性病损导致对侧单瘫,即下肢瘫、上肢瘫或/和中枢性面瘫。 刺激性病损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可导致Jackson癫痫。 皮质下白质 对侧单瘫或对侧不均等性偏瘫 内囊 内囊膝部及前2/3受累引起对侧均等性偏瘫 脑干 交叉性瘫痪 脊髓 病变以下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临床表现 前角细胞 阶段性分布无感觉障碍 如病变刺激前角细胞则导致肌束震颤(肉眼可见)或肌纤维颤动(肉眼不可辩认但肌电图可检查) 前根 阶段性分布伴感觉障碍和/或根痛 神经丛 单肢多数周围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 周围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由于肢体肌、下部面肌和舌肌仅接受对侧锥体束支配,损害导致对侧肢体瘫痪、中枢性面瘫和舌瘫。 习惯于双侧同时运动的相关肌肉如眼肌、面上部肌肉、咬肌、咽喉肌和躯干肌等接受双侧锥体束支配,一侧损害不出现瘫痪。 内囊受损导致对侧三偏征 内囊膝部及后肢前2/3受累引起对侧均等性偏瘫 后肢后1/3受累导致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视辐射受累引起对侧同相性偏盲 周围性及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及解剖基础 核性周围性面瘫和干性周围性面瘫的鉴别 核性多有展神经麻痹,交叉瘫痪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或Bell麻痹(Bell palsy)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病因不明。 [病理] 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轴索变性。 [临床表现] 1 急性起病,1—3天达高峰。 2 周围性面瘫伴患侧乳突区及附近疼痛。 3 合并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者称Hunt综合征。 同时双侧起病者见于格林-巴利综合征。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 2.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l~3日内达到高峰。病初可伴麻痹侧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 3.患侧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四轮匝肌瘫痪便鼓腮和吹口哨漏气;颊肌瘫痪可使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多为单侧胜,双侧多见于Gulllain-Barre综合征。 【鉴别诊断】 1.Gulllain-Barre综合征: 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多为双侧性,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是特征性表现。 2.中耳炎、迷路炎和乳突炎等可并发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3.腮腺炎、肿瘤和化脓性下颌淋巴结炎所致者有原发病史和特殊症状。 【治疗】 1 皮质类固醇:急性期可口服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泼尼松:剂量为30mg/d,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天,随后在7~10天内逐渐减量。地塞米松:10~15mg/d,7~10天。 2 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均1次/d肌肉注射。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3 氯苯氨丁酸(baclofen)每次5mg,3次/d口服,可逐渐增量至30~4bmg/d,分3次服。可通过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血循环,但个别病人不能耐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嗜睡等。 4 如系带状疱疹感染引起Hunt综合征可口服无环鸟苷(acyclovir)5mg/kg,3次/d,连服7~10日。 【治疗】 5.理疗: 急性期有利于改善局部血循环,消除神经水肿。恢复期可行碘离子透入疗法、针刺或电针治疗。 6.康复治疗: 患侧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应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7.预防眼部合并症 由于不能闭眼、瞬目使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可用眼罩、眼药水和眼膏加以防护。 深浅感觉传入通路 触 觉 传 导 通 路 脊髓的功能 感觉的传导功能 运动的传导功能 躯体的神经营养 脊髓前角细胞对其所支配的肌肉及骨骼均有营养作用。病变时导致相应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支配内脏活动 脊髓的交感神经系统位于T1至L1节段的脊髓侧角内。支配和调节内脏、腺体功能。 C8-T1的脊髓侧角发出纤维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和眼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和汗腺。病变引起Horner征。 S2-4侧角为脊髓副交感中枢,发出分支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病变产生膀胱、直肠和性功能障碍。 脊髓病变的定位 脊 髓 横 断 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