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内摩擦角的测定与实验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 粮食储藏 2010(5) ≯-●-囊●-妇_¥ ;粮食储藏技术:} ★弗蔫-嗣-习降习‘带习●摹碉}∥ 大豆内摩擦角的测定与实验研究。 程绪铎陆琳琳石翠霞周拓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利用剪切仪,测定了在不同的剪切速度、不同的法向压应力、不同的水分条件 下大豆的内摩擦角。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1.33~4.33ram/rain)大豆内摩擦 角减小,随着法向压应力的增大(o.25×105~1.00×105Pa)大豆内摩擦角减小,随着水 分含量的增大(12.11%18.02%)大豆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 大豆 内摩擦角 剪切速度法向压应力 水分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提取食用油 1 材料与方法 的重要经济作物。大豆摩擦特性对于粮仓的结构设 计、粮食运输装卸设备设计以及粮食加工设备设计 1.1材料与仪器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豆摩擦包括外摩擦和内 实验粮种:大豆(水分为12.11%,15.13%, 摩擦,外摩擦的大小是通过摩擦系数来表示,内摩 18.02%),产地为四川。 擦的大小则是用静止角和摩擦角来衡量。 实验仪器:TZY一1型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测定 粮食摩擦特性的研究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了。 Airy(1897)[1]通过斜面仪测定得到小麦与钢板表 2AD)电热干燥箱,南京生产;AL204型分析天 面的摩擦系数平均为0.414。Jamieson(1904)[z] 平;JSFD一粉碎机,上海生产。 测得小麦与钢板的摩擦系数为0.365~0.375。 Versavel和Britton(1986)[3]同样使用这个方法测 得水分含量为12%的小麦与光滑的钢板的摩擦系 et 数平均为0.298。ZhangaL(1994)[4]通过剪切 仪测得谷粒与钢板的摩擦系数,总结出小麦与波纹 钢板问的摩擦系数主要是取决于粮粒间的摩擦。 Molendaetai(2002)[5J测得小麦、大豆和玉米 的内摩擦角分别为26.4。、36.2。、35.7。。张桂花 图1 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测定仪示意图 (2004)C6]采用剪切仪研究了包衣稻谷的内摩擦角, 1.2实验原理 发现包衣稻谷的内摩擦角比普通稻谷小。Shinoj Subramanian,R 直剪仪是以Coulomb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一种 Viswanathan(2007)[73使用剪切 测定内摩擦角的实验方法。实验时将试样置于上下 法测定了狐尾小米水分为11.11%~42.8%时的内 摩擦角系数为0.59--I.25。 盒之间,在试样上施加一定的垂直压应力仃,然后 国内外对小麦的摩擦特性研究较多,对于大豆 施加水平推应力r,使试样在上下盒之间水平面上 的摩擦特性研究较少。而且在测定中,没有测定剪 发生剪切直至破坏。通过测得若干个不同垂直压力 切速度、法向压应力、水分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故 下的抗剪强度值,绘制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 本文采用直接剪切实验对大豆的内摩擦角进行了测 线,直线的倾角为试样的内摩擦角9。根据莫尔理 定,并着重测定剪切速度、法向压应力、水分对内 论有r—c+dt9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