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偏高水分稻谷实仓试验.pdfVIP

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偏高水分稻谷实仓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偏高水分稻谷实仓试验 孙广建郑理芳郑予平 (中央储备粮邵武直属库354000) 曹毅刘长生郑刚 (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110032) 陈萍张慧敏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福建分公司350001) 摘要福建邵武直属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气候、仓房条件厦现有配套的“四合一”技 术装备,优选集成温控技术、湿控技术及其它技术.开展偏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实仓试验,试验 稻谷入仓平均水分15.6%,经过一年的实仓储藏试验。成功实现安全过夏,并将稻谷平均水分 控制在14.5%。实践证明.采取积极有效的控温、降湿、防治措施.消杀除粮堆内的湿热扩散 和抑制粮堆内的水分转移集中现象,并及时采取高浓度mL/矗进行熏蒸抑茵、杀虫,可以实现 偏高水分稻谷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安全储藏度夏。 关键词稻谷偏高水分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熏蒸 长期以来,为了确保粮食的储藏安全,绝大多数粮食仓储企业按照《储粮技术规范(试行)》和各地配套 的相应《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采取烘干、晾晒、通风降水等措施,将粮食水分严格控制在规定的粮食储藏安 全水分标准以下。这种通过降低粮食水分来实现粮食储藏安全的传统方法虽然有效,但在储藏过程中,粮食 一直和外界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粮食的新陈代谢、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的危害都会造成粮食质和量的损 失,特别是机械通风,在降温的同时,常常伴随粮食降水,粮食出库时水分比安全水分低1%一2%.使粮食在 储藏期存在水分减量暗亏,同时水分过低会造成粮食品质不可恢复性变化,无法满足粮食精深加工要求,尤 其是稻谷水分过低,在加工时碎米率高,出米率低,加工成本高,米质差.售价低,市场竞争力弱。为此,我们 2006年开展了偏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度夏实仓试验。 l试验材料 l_l仓房 试验用仓房为我库037号仓,是1989年建造的弧顶基建仓,仓容31“t,仓房配套储粮设施齐全,具备完 整的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电子测温、谷物冷却等设施。仓顶采用聚氨酯发泡隔热,仓门为密闭保温门,窗户 为密闭塑钢窗,仓内用薄膜吊顶,仓房隔热性和气密性能够满足安全储粮要求。 1.2储粮情况 脂肪酸值15.4mgKOH/loo g、品尝评分值85、色泽气味正常、出糙率75.5%、整精米率59.6%。 1.3主要设备、器材与药剂 谷物冷却机、环流熏蒸机、局部降水处理机、除湿机、单管风机、深层取样器、泡沫板、PVc管、探管、害虫 陷阱诱捕器、电蚊拍、生石灰、干海带、敌敌畏、磷化铝片。 ·279· 2试验方法反主要试验过程 2.1 机械通风降温与平衡粮堆水分 试验仓稻谷入库后,平整粮面,并对仓内进行彻底清扫,对仓内粮堆增设147根粮温杆,加强粮温跟踪。 2006年l、2月.选择大气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的有利时机,用4台离心风机对试验仓进行压人式间歇通 风降温,同时,平衡粮堆水分,累计通风时间146小时。3月份抓住“倒春寒”低气温时期,对粮堆东区高水分 部分用离心风机通风降温,累计通风时间45.5小时,使试验仓整仓平均粮温降至8.5℃,平均水分降至15. 4%。 2.2隔热保冷 在气温回升前,或在冷却降温后.对试验仓门、窗、通风口用泡沫板、薄膜进行隔热保冷处理。 2.3减少粮堆水分转移集中现象 试验仓人库的稻谷是偏高水分粮,平均水分15.6%,由于收购的稻谷来源广,水分差异较大,最高水分 17.7%,最低水分11.7%,在储粮过程中,粮堆内发生水分转移现象,为避免粮堆水分转移集中导致粮食发 热、霉变,对粮面采用局部降水处理机、单管风机、除湿机和粮堆埋入生石灰、粮面插人探管、粮面挖成地瓜畦 进行散湿排热,尽可能减少粮堆水分转移集中现象。 对包打围内的散粮设129个测温点进行深层五点取样检测水分,对粮堆高水分点共插入96根108mm口 径的钻孔PVc管.每根管内放人3袋生石灰、2捆干海带,用以吸湿、抑菌,并做到定期更换。 2.4虫害防治 对粮面发生的少量谷蛾、玉米象、长角谷盗采用DDVP、电蚊拍、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