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疗 (一)支具治疗的适应征 支具治疗仅对骨骼生长尚未停止的病人有效。对于生长潜能不足,如 Risser4或月经己超过一年的病人,支具通常已无明显效果,所以对发育未成熟的病人特别是 Risser2 和月经未开始的病人,如初诊时 Cobb 角已达 30 度,支架治疗应立刻开始。对于 20~30度的病人,如果证明有 5 度的进展,也应支具治疗。如初诊小于 20 度,可仅作随访。相反,对于初诊时外观畸形己经非常严重又有高度进展危险的病人,支具治疗效果很差,应考虑手术。需要注意的是伴胸椎明显前突的病人,支具虽可控制侧凸进展,但会加重前凸。 二)支具的类型 1、Milwaukee 支具:主要适用于胸椎侧凸,特别是胸廓尚未发育好的病人,该支具的优点为它是目前临床证明较为有效的支具,并对胸廓、乳房的发育干扰小,能有效维持躯干平衡。 缺点是由于颈圈使支具外观难于接受。 2、波士顿支架:适用于顶椎在 T10 以下的脊柱侧凸,该支架优点是臂下佩带,外观易于接受,缺点是属全接触型支架(即通过被动纠正),因而不舒适,较难忍受。 二、手术治疗的适应征 (一)支具治疗不能控制畸形进展,即使骨龄很低。 (二)Risser小于 3,支架治疗无效,而 Cobb 角大于 50 度。 (三) Risser 3~4, Cobb 角大于50 度。 (四) Risser4~5,Cobb 角在 40 度~50 度以上或 Cobb 角虽只有 40 度,但胸椎前突、胸廓旋转、剃刀背畸形、躯干斜倾失偿明显。 (五)侧凸进入成年期,早期出现腰痛,旋转半脱位等。 脊柱侧弯基础知识 查体 1、体格检查 基本情况、健康状况、语音语态、第二 性征、皮肤、 2、躯干 双肩 、生理曲度、剃刀背畸形、水蛇腰 3、神经系统 色素、脂肪瘤、黑痣、皮肤凹陷、毛发等、 感觉、肌力 X线 X线摄片是诊断脊柱侧凸的主要手段,可以确定畸形的类型、病因、部位、严重度和柔软性。摄片要求在站立位下摄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并包括两侧髂嵴,以反映畸形 的真实情况和躯干的平衡状态。 全长正侧位 Bending像 CT3维+2维 非典型侧弯MRI 呼吸功能(肺总量和肺活量减少,并与侧凸的严重度相关,当减少到是预计值的 60%时即有意义。但残气量是正常的,除非到晚期) 心脏+泌尿彩超 诊断 脊柱侧凸的定义 Cobb角为最倾斜的 两个椎体之间的交角 国际脊柱侧凸学会(SRS)对脊柱侧凸的定义为:Cobb角测量大于10°称为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COBB角测量 顶椎 上胸弯T2-T5 胸弯T6-T11/12 disc 胸腰段T12-L1 腰段L1/2 disc-L5 端椎:EV (end vertebrae)侧弯的头端和尾端倾斜度最大的椎体 中立椎:NV (neutral vertebrae)主弯以下最靠近头侧的双侧椎弓根对称的椎体 稳定椎:SV (stable vertebrae) 端椎下最靠近头侧被CSVL中间穿过的椎体 矢状面平衡 冠状面平衡 CSVL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C7PL C7Plumbline Nash-Moe椎体旋转分级 0级:双侧椎弓根对称 1级:凹侧椎弓根在椎体边缘 2级:凹侧椎弓根将要消失 3级:凹侧椎弓根消失 4级:凸侧椎弓根超过中线 鉴别诊断 1、先天性脊柱侧弯 脊椎形成障碍,如半椎体;2、脊椎分节不良,如单侧未分节形成骨桥;3、混合型。如常规 X摄片难子鉴别,可用 CT。 2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 可分为神经性和肌源性两种,前者包括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的脑瘫、脊髓空洞等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儿麻等。后者包括肌营养不良,脊髓病性肌萎缩等。这类侧凸的发病机理是由于神经系统和肌肉失去了对脊柱躯干平衡的控制调节作用所致,其病因常需仔细的临床体检才能发现,有时需用神经一肌电生理甚至神经一肌肉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3神经纤维瘤病并发脊柱侧凸: 神经纤维瘤病为单一基因病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但 50%的病人来自基因突变),其中有 2%~36%的病人伴以脊柱侧凸。当临床符合以下两个以上的标准时即可诊断。 1、发育成熟前的病人有直径 5 mm以上的皮肤咖啡斑6 个以上或在成熟后的病人直径大于 15mm; 2、二个以上任何形式的神经纤维瘤或皮肤丛状神经纤维瘤;3、腋窝或腹股沟部皮肤雀斑化;4、视神经胶质瘤;5、二个以上巩膜错构瘤(Lisch 结节);6、骨骼病变,如长骨皮质变薄;7、家族史。病人所伴的脊柱侧凸其 X线特征可以类似于特发性脊柱侧凸,也可表现为“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即短节段的成角型的后突型弯曲,脊椎严重旋转,椎体凹陷等,这类侧凸持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