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三山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探究.docVIP

芜湖市三山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芜湖市三山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探究

芜湖市三山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探究   摘要 介绍了芜湖市三山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总结其主要发展措施与成效,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当地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集约化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措施;对策;安徽芜湖;三山区 中图分类号 F3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88-03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生产力的客观现实要求,也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三山区扎实推进了一些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三山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加快,迅猛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比重加大。三山区国土面积276.1 km2,农业用地面积1.58万hm2(国土二调面积),其中耕地面积9 600 hm2(国土二调面积),可养水面3 000 hm2,山场面积4 120 hm2(第五次二类调查)。截至2016年底,全区4.4万户农户中,3.52万户农户进行了流转,占80%,流转土地面积6 060 hm2,其中流转耕地面积3 860 hm2,占流转土地面积63.7%,占耕地面积40.21%;流转水面1 666.67 hm2,占流转土地面积27.5%,占水面面积55.6%;流转山场面积533.33 hm2,占流转土地面积8.8%,占山场面积12.9%。平均耕地流转价格6 000~9 000元/hm2,水面流转价格750~3 750元/hm2,山场流转价格1 500~4 500元/hm2。按照流转模式,三山区农村土地流转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类型 1.1 大户承包型 ?N植大户将农民闲散的3 200 hm2土地流转过来集中耕种。种粮大户3.33 hm2以上147户,其中3.33~6.60 hm2 5户、6.67~19.93 hm2 107户、20.00~33.27 hm2 17户、33.33~66.60 hm2 11户、66.67~133.27 hm2 6户。如峨桥镇农庄村徐学林流转土地逾34.67 hm2、浮城村伍茂文流转土地逾41.33 hm2、茶亭村周尤丁流转土地逾41.33 hm2、龙湖街道杨村杨良坤流转土地逾46.67 hm2、螃蟹矶村胡先松流转土地逾73.33 hm2、高岗埠村叶朝荣流转土地逾33.33 hm2,实现了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收益 1.2 家庭农场型 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通过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对土地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申报家庭农场27家,低于13.33 hm2 13家,13.33~33.33 hm2 12家,33.33~66.67 hm2 4家,66.67~133.33 hm2 2家 1.3 企业带动型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占流转耕地的1.7%。如正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逾86.67 hm2,开发建设高效生态农业,集种植、加工于一体,促进了农业发展的产业化 1.4 合作经营型 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组织优势,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占流转土地的13.9%。粮食生产合作社6家,如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兴年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形式,实现流转土地491.47 hm2,同时引进有种植技术的当涂县农民签订托管协议,成功托管土地从事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实现了合作社、农民的共赢[1-2]。根据目前土地流转总体情况看,可养水面流转已经饱和,山场流转因投入大、见效慢在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规模较小投资者间流转的空间不大 2 取得的成效 2.1 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山区农村的土地流转是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芜政办〔2014〕42号)引导下,围绕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较大规模地开展了土地流转,如芜湖市绿地园林专业合作社在峨桥镇岳山村成片流转土地,发展高档花卉苗木;三山区峨桥镇响水涧村怡香园家庭农场在东湾和响水涧村流转土地种植葡萄、提子,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芜湖市三山区恒畅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生产无公害蔬菜。通过土地流转,全区的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反映出土地流转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关键作用[3-4] 2.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