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鉴赏诗歌景物形象.pptVIP

高三语文教学资料汇编:鉴赏诗歌景物形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注】老先生:元代指京官 这是一个极尽贪婪之能事的贪者形象。 此人能从极小的燕口夺泥,从极细的针上削铁,已见其贪。即便已不属于他的东西,他也从不轻易放过。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细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肚内,他要刮出脂油。运用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贪婪程度。 本诗讽刺了不择手段、贪得不厌的元代官吏。 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常指借景抒情诗中的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人的思想感情。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如何正确把握“象”之“意”?? ⑴“象”之色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⑵“象”之动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 ⑶“象”?之远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⑷“象”之修饰词?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⑸“象”之组合方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鉴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情感(《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情感(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问君能有机多愁。。。。。。)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答题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 …等景物, 营造了… …气氛(或:描绘出一幅… …的画面), 表达了… …的感情。 王维《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意境。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第一步)。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的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第二步)。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第三步)。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军城早秋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寓意? P114 山东卷 安徽卷 15天津卷 * *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问:下片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①下片塑造了明快活泼、天真快乐的采桑女子形象。 ② “巧笑”已闻其真切声,见其欢快容;“逢迎”更察其喜色。“疑怪”两句体察少女的心理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