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Antiatherosclerosics Drugs Chapter 21 Zhao Zhenghang Dept of Pharmacology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受累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侵润 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 形成泡沫细胞和纤维板块 血管壁硬化、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因素、多基因表达异常所致。 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 内皮损伤 Pt聚集、血栓形成 血浆成分通透性增加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激活 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 淋巴循环 泡沫细胞 脂蛋白变性 HDL异常 纤维肌性内膜增生 粥样硬化灶 动脉狭窄、阻塞、痉挛 冠心病、脑梗死 【AS的发病机制】 脂蛋白的形成 游离胆固醇 (free cholesterol, FC)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 ester, CE) 三酰甘油 (triglyceride, TG) 磷脂 (phospholipid, PL) 载脂蛋白 (apolipoprotein, apo) + 脂蛋白 (6种) 载脂蛋白(apo) 游离胆固醇(FC) 磷脂(PL) 胆固醇酯(CE) 三酰甘油(TG) 脂蛋白模型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 (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IDL)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脂蛋白(a) (lipoprotein(a), Lp(a)) 脂蛋白 (6种) 脂蛋白的形成 Doi H et al. Circulation 2000;102:670-676; Colome C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00;149:295-302. Cockerill GW et al.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5;15:1987-1994. HDL LDL CM,VLDL, IDL 25 nm 20–25 nm Potentially proinflammatory 8–10 nm Potentially anti- inflammatory 脂蛋白的大小 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总胆固醇(TC)、LDL-C、VLDL-C水平升高, HDL水平降低 ----------均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血浆TG浓度的升高------升高LDL和降低HDL水平, 抑制纤溶系统的功能 ---------等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高脂蛋白血症分型 分型 脂蛋白变化 脂质变化 Ⅰ CM↑ TC↑;TG↑↑↑ Ⅱa LDL↑ TC↑↑ Ⅱb VLDL、LDL↑ TC↑↑;TG↑↑ Ⅲ IDL ↑ TC↑↑;TG↑↑ Ⅳ VLDL ↑ TG↑↑ Ⅴ CM、VLDL ↑ TC↑;TG↑↑↑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Restriction of dietary fat. Moderate exercises. Drug therapy. Remove the causes 凡能使LDL、VLDL、TC、TG、apoB降低,或使HDL、apoA升高的药物,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考虑降低病人过高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水平,如采用叶酸(folic acid)、维生素B12(vitamin B12)、维生素B6(vitamin B6)等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antiatherosclerotic drug),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主要包括: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多不饱和脂肪酸、动脉内皮保护药。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药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胆汁酸结合树脂 烟酸 苯氧酸类 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抗氧化药、多不饱和脂肪酸、动脉内皮保护药 药物:洛伐他汀(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解读课件.pptx
-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docx VIP
- 危险化学安全卡—航空煤油.doc VIP
- 碱金属K和Na对配合煤炼焦特性及捣固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VIP
- 小学美术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工程承包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红太阳光伏组件用户使用手册.docx VIP
- 2025年梦想启航未来可期班会.ppt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doc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