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打杂终不后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生打杂终不后悔”.doc

“一生打杂终不后悔”   过上十天半月打个电话去看看周老,聊聊天,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内容,这不仅因为他是我的一个采访对象,我正帮他写传记,编辑整理西战团的团史,更是这个可爱的老头儿让人亲切让人惦念,从跟他的闲谈中我能有所收获。最近一次见到周老还是在春节前,90岁的周老依然精力充沛,依然从早忙到晚,或审阅修改书稿,或应邀写字,或出席必要的活动会议。我嘱咐周老再忙也别熬夜了,周老说:昨晚睡得早。我问:几点?周老说:1点。我笑了:不早得几点呢?周老虽然睡得很晚,起得却很早,通常9点半就已经吃过早饭了。想象中90岁的老人应该是年迈龙钟了,但周老看上去顶多六七十岁,肢体灵活,思维敏捷,只是听力上要借助一下助听器。生活起居全是自理,一个小保姆负责打扫卫生做做饭。      他是让人一见就觉得可爱就喜欢的一类老头,没有架子,没有做派,健谈而平和。跟他一起谈话,不知不觉就忘了他是一个部级领导,感觉是跟一个学者一个长辈在交流。透过他的个人经历,就能对中国近代文艺史了解一个大概。因为建国以来,周老在文化部从事各级领导工作长达40多年。这40多年的经历,是和新中国的整个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文革”前17年,“文革”后20年,各个历史阶段都有过许多对艺术事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大工程、对全局有影响的大活动。承担这些工程和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具体的组织者,绝大多数是落在周老肩上的。可以说他是新中国在艺术活动方面处于领导岗位最持久、最活跃,承担重担最多的人。无疑,也是对建国后艺术事业的发展、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的繁荣,有过大功劳、大贡献,立下过特殊的历史功绩的。      戏称是“打杂工”      周巍峙虽然曾经是堂堂的文化部代部长,虽然现在依然是堂堂的文联主席,但提起他的名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晓。可要说是王昆的丈夫,那就没有人不知道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家的名声远比一个艺术领导者要大得多。   其实,周巍峙的名声曾经不在王昆之下。“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说唱着流行歌曲长大的年轻一代,未必关注这支久远的歌是谁的作曲。可是当年这激昂的旋律曾经鼓舞了许许多多浴血杀敌的赴朝战士,激励过全国人民投身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周巍峙的名字也和这首战歌一样响彻祖国大江南北。   如果周巍峙当初不是做了行政领导,坚持从事音乐艺术,那现在肯定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了。他酷爱音乐,并且具备很高的音乐天赋,做一个优秀的作曲家或音乐指挥是他一生的理想。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就在邹韬奋、李公朴、艾思奇、柳等人的影响和指导下,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并且从一开始就把音乐和社会活动相结合,运用音乐从事爱国救亡宣传工作。他在工人、学生、店员中组织大量群众歌咏队,进行教歌活动。1935年,他参加了由田汉领导的“苏联之友社音乐组”,那时他还不到20岁。青春的热情和革命的激情,鼓动着他写出了《前线进行曲》《上起刺刀来》《起来,铁的兄弟》等许多昂扬奋进的歌曲,他还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救亡歌曲专辑《中国呼声集》。在华北前线,他更是运用音乐这个极富鼓动性的武器组织民众,抗战救亡。1939年冬天,他在敌后首次成功指挥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   无论是在抗日前线还是解放战争的紧张艰苦环境中,他都是一方面把担当的文艺领导工作做好,同时忙里偷闲地参加群众歌曲、合唱及歌剧创作,还兼任作曲课的教学工作,由此可见他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1950年创作的名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正是这种长期执著追求的成果。   人这一生,如果爱好和工作能够完美地结合统一,那真是幸运和福分。周巍峙的妻子,著名歌唱家王昆就是这样一个有福之人。相比之下,周巍峙就没那么幸运了,行政工作占去了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30年代末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副主任、主任。40年代任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北方分局北岳区文委委员、文联宣传部长、音协主席、鲁艺文工团副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连续两届中国文联主席,变换的“工种”繁杂,岗位一个换一个。工作的覆盖面遍及戏曲、话剧、歌剧、曲艺、杂技、美术、音乐、艺术教育、群众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等等方面。所以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曾很有风趣地对他说:“我是国务院总理,是国家的总理;你是艺术局局长,是艺术界的总理。”   “来自贫寒家,混迹文苑中,奔忙六十载,一个打杂工。”这是周老60多岁时的自嘲。无论如何评价周老的精彩人生,都不如他自己概括的这20个字来得轻省和干净。他的同事和部下也都认为,作为领导者的周巍峙,他的确是一个“杂家”,一个非常出色的“打杂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