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诊断成都中医药大学—培训课件.pptVIP

症状诊断成都中医药大学—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一、溶血性黄疸 ㈠病因:各种原因的溶血 1、先天性或与遗传因素有关的溶血: 2、获得性免疫性溶血: 3、非免疫性溶血: ㈡发病机理 红细胞大量破坏﹥肝处理能力 ㈢临床表现 1、黄疸呈淡黄色(淡柠檬色〕 2、溶血的表现 ①急性溶血的表现:寒战、发热、腰痛、常有血红蛋白尿 ②慢性溶血的表现:有遗传或家族史、脾肿大、贫血 3、实验室特点 ①总胆红素(TB〕增加,未结合胆红素(UCB〕增加,CB/TB﹤20% ②UCB CB 尿胆原 粪胆原 粪色变深 ③肠道回吸收入肝的尿胆原 肝大量处理能力 尿中尿胆原 尿胆红素(-) ④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系增生活跃 二、胆汁淤积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㈠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及胆汁排泄障碍 1、肝外梗阻 2、肝内梗阻 3、肝内胆汁淤积 ㈡发病机理 胆汁排泄障碍或胆道阻塞 阻塞上方胆管内压 胆管扩张 胆小管与毛细胆管破裂 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 黄疸 ㈢临床表现 1、皮肤呈深黄色或黄绿色 2、皮肤搔痒、心动过缓、右上腹疼痛、脂痢等 3、实验室特点 ①TB增加,CB增加,CB/TB﹥60% ②粪中粪胆素减少或消失 粪色变浅或灰白 ③尿中尿胆原减少或消失,尿胆红素(+)尿色 ④血中碱性磷酸酶增高,胆固醇增高 三、肝细胞性黄疸 ㈠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广泛损伤 ㈡发病机理 1、受损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 未结合胆红素转 变为结合胆红素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 2、受损肝细胞生成的直接胆红素,部分可从损伤的肝细胞或阻塞的小胆管直接入血 血中结合胆红素 ㈢临床表现 1、皮肤呈黄色或橙黄色 2、肝功能受损的表现:疲乏、食欲下降、肝区疼痛、腹泻、肝肿大等。 3、实验室特点: ①TB增高,CB和UCB均增高,CB/TB﹥30% ②尿中尿胆红素(+),尿胆原(+)(肝细胞对回吸收的尿胆原处理能力下降,部分尿胆原直接经损伤的肝细胞入血) ③粪色不变或变浅 ④转氨酶增高 诊断要点 一、问诊要点 ㈠病史 1、年龄: 2、起病情况: ㈡注意黄疸的变化 ㈢重视伴随症状 二、检查要点 ㈠体格检查 注意肝、胆、脾的大小及质地 1、肝肿大:①有压痛、质软、表面光滑:肝炎、败血症;②质硬、表面有结节:肝癌、肝硬化。 2、肝缩小:①发病急、高热、出血、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肝炎;②伴有脾大、腹水、侧支循环:肝硬化。 3、胆囊肿大:①无压痛:胰头癌、壶腹癌、总胆管癌、胆总管结石;②有压痛:提示炎症如急性胆囊、胆管炎。 4、脾大:急性疟疾为轻度肿大;血液病常有轻 中度肿大。 ㈡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是黄疸类型及病变部位鉴别的重要方法。 2、器械检查:超声波、X线、CT、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ERCP)等。 意识障碍 定义:颅脑及全身的严重疾病损伤了大脑皮质及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出现各种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的异常,称为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的应答力,包括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两个方面。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发病机理 意识有两个组成部分,即意识内容及其““开关”系统。 1、意识的“ 开关”系统:包括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上行网状激动系统。非特异性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位于脑干中轴部分。 2、双侧大脑皮层:是意识内容所在部分,包括记忆、思维、定向和情感,还有通过语言、视听、技巧性运动以及复杂的反应和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机敏力。 觉醒状态的维持需要正常的大脑皮质及脑干网状结构不断的将各种内外感觉经丘脑广泛的投射到大脑皮质。以上两部分结构的损伤,均可引起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意识障碍。 二、病因 ㈠感染性疾病 1、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病原体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2、全身感染:见于严重感染,毒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等性脑病。 ㈡非感染性疾病 1、颅脑疾患:①血循环障碍;②颅内占位性病变;③颅脑外伤;④癫痫持续状态。 2、代谢性疾病:尿毒症、肝性脑病、低血糖等; 3、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重度休克等; 4、内分泌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危象等; 5、理化因素: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三类: 一、觉醒障碍 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特点;①处于病理的睡眠状态;②可被轻刺激唤醒,醒后回答问题简单而迟钝;③从刺激停止后再入睡。 2、昏睡:①呈熟睡状,不易唤醒;强刺激唤醒后很快又再入睡;②醒时不能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 3、昏迷: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患者觉醒能力障碍和意识活动尚失。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