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三――读田世信雕塑作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于三――读田世信雕塑作品

成于三――读田世信雕塑作品   对于田世信的雕塑和行事风格,我早有耳闻。遗憾在中央美院代课十余年,没碰到机会当面请教。我第一次认真研究田世信的作品,居然是源于一场风波。2008年秋冬之交,北大光?A管理学院新楼前安放的两尊雕像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对作为城市景观的雕塑向来不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争议越来越大,说老子有多么难看,蒙古人有多么雷人,这才引起我的兴趣。我对城市雕塑不感兴趣,不是因为难看,而是因为甜俗。居然有难看和雷人的雕塑出现在北大校园,对于没有美术实践教育的北大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因为绝大部分北大师生的审美趣味,尚停留在欧洲古典阶段,以美、漂亮或者好看,作为评价艺术的唯一标准。对于艺术的创造性、独特性和表现力,他们多半无从感受和识别。这也难怪!对于多数从未踏进美术馆大门的北大学子来说,他们缺乏识别创造性和独特性的参照系统。艺术鉴赏其实就是在不同的作品之间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大量的观赏经验,没有建立起来一个比较系统,一件平庸的作品也会被褒奖为杰作,相反一件伟大的作品也会被贬斥为拙劣。对于作品的表现力,则需要读懂作品的语言才能感受得到。对于多数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北大学子来说,根本就无法将语言与题材、形式与内容区别开来,更遑论感受作品的表现力了 相反,难看和雷人,就有可能具有表现力。其实,中国传统美学对此多有论及。宁拙毋巧、宁丑勿媚,这是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美学名言;但是,一旦遇到实际的欣赏问题,这些至理名言就都给抛到脑后去了。怀着对丑和雷的兴趣,在冬天的某个清冷的下午,我特意赶到光华管理学院新楼前,见识了两尊引起一片吐槽的雕像。猛地一看,它们真是够丑够雷的!尤其是当它们被安置得正好对视的时候,就更能强化戏剧性的效果。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两尊雕塑本身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它们之间的关系上,也就是出在雕塑的安置上。果不其然,三年之后,这个错误得到了纠正,蒙古人被挪到一边去了。老子由与人对视,变成苔焉似丧其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对得道之人的把握是如此地准确、深刻、传神,这是一般的雕塑家难以梦见的!对于老子缺牙吐舌的造型,田世信解释说是在诠释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这真是既机智风趣,又独具匠心。我更看重的,是作品唤起的槁木死灰的感觉。我在读《庄子表达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它表达得更加到位。如果观众对老庄的文本稍有涉猎,就不会吐槽《老子像》不够美了 第二次为田世信的作品所吸引,是在威尼斯。2013年夏天,田世信参加了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展出他的作品《王者之尊》。《王者之尊》是一组大型雕塑,依据毛泽东的《沁园春从观者的角度来看,它可能已经不是一件纯粹的雕塑作品了,尤其不是一件符合西方经典雕塑概念的作品。在我眼里,与其说它是雕塑,不如说是观念装置。作品融合了绘画、传统工艺、现成品等多种因素,具有明显的后现代风格 不过,我更看重的是这件作品的观念性。《王者之尊》的观念性,直接来源于毛泽东《沁园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这段文字的不同解读,构成了作品更加丰富的间接的观念性,借用丹托的术语来说,形成了环绕作品的浓厚的“理论氛围”。尤其是作品中的毛泽东像,可以引发众多不同的解读 首先,是作为作者的毛泽东。毛泽东是《沁园春那么他在作品中的出场,就类似于委拉斯贵兹在《宫娥图》中的出场,从而制造了一种既真实又神秘的感觉。如果将毛泽东视为《王者之尊》的观念作者有些勉强的话,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赋予他作者地位:这就是所谓的历史解释学。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关于历史的回溯离不开回溯者的眼光,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历史。《王者之尊》是毛泽东眼光之中的历史。从历史的制造者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赋予毛泽东以作者的地位。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作者。在作为文学作品的《沁园春的自画像。就中国历史的进程来说,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确立了一种阐释历史的新眼光。田世信将毛泽东列入《王者之尊》,无论是从观念作者还是从历史作者的角度来说,都相当于替毛泽东做了一尊自塑像。只要是历史,就会迎来更新的眼光的审视。毛泽东也不例外。当他在《沁园春“当代”被不断刷新。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味着所有的历史都有待新的审视 令人称奇的是,在展览现场,毛泽东的塑像是缺席的。在充满展品的展场中,毛泽东塑像的缺席比所有在场物都更加夺目。毛泽东塑像的缺席,给了我一次绝好体会“缺席的在场”的机会。我曾经在阅读萨特的著作的时候,想象过这种缺席的在场。借用萨特的说法,当我们满心期待皮埃尔在咖啡馆的某个位置上而最终发现他不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体验到的并不是空无,而是缺席的在场,是皮埃尔不在那里。在《王者之尊》的六件塑像中,只有毛泽东塑像没有出现。于是,毛泽东塑像就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