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0 应急管理 4.10.5 应急培训和演练 4.10.5.1 企业应给予一般员工和承包商员工基本的应急反应培训。培训内容应该有助于他们了解: a) 工厂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b) 如何报告所 发生的紧急情况; c) 工厂的平面位置、紧急撤离路线和紧急出口; d) 安全警报及其应急响应的要求; e) 紧急集合点的位置及清点人数的要求。 4.10.5.2 企业应定期培训应急反应小组的成员,使其获得和保持应对紧急情况和控制事故的知识及能力,并参与实际的演习。 4.10 应急管理 4.10.5 应急培训和演练 4.10.5.3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与工厂附近的社区进行交流,或给予他们必要的培训。通常使社区了解下列信息,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知道如何撤离和保护自己: a) 工厂的基本情况; b) 工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害; c) 工厂目前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d) 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会给周边带来什么影响; e) 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周边社区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4.11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 4.11.1 工艺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程序 企业应制订工艺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程序,通过事故/事件调查识别性质和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该程序应能够: a) 准确划分事故的类别; b) 明确调查小组的要求和职责; c) 提出与事故调查有关的培训要求; d) 鼓励员工报告各类事故/事件,包括未遂事故; e) 通过事故调查找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源,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发生类似事故或减轻事故发生时的后果; f) 及时落实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改进措施; g) 提出事故调查的文件要求。 4.11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 4.11.2 成立调查组 调查组要包括至少一名工艺方面的专家,如果事故涉及承包商的工作还要包括承包商员工,还有其他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和有调查和分析事故经验的人员。 4.11.3 事故调查时机和方法 事故调查的启动应尽可能迅速,一般不晚于事故发生后48 h。 可以选择的事故根源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如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事故树(FTA)等。 4.11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 4.11.4 证据收集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包括: a) 物理证据:残余的物料、受损的设备、仪表、管线等; b) 位置证据:事故发生时人、设备等所处的位置,工艺系统的位置状态; c) 电子证据:控制系统中保存的工艺数据、电子版的操作规程、电子文档记录、操作员操作记录等; d) 书面证据:交接班记录、开具的作业许可证、书面的操作规程、培训记录、检验报告、相关标准; e) 相关人员:目击者、受害人、现场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面谈、情况说明等。 4.11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 4.11.4 编制事故报告、落实改进措施 4.11.4.1 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完成后,需要编制事故调查报告,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事故发生的日期; b) 调查初始数据; c) 事故过程、损失的描述; d) 造成事故的原因; e) 调查过程中提出的改进措施。 4.11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 4.11.4.2 跟踪落实改进措施 企业应规定如何跟踪、落实事故调查小组提出的改进措施。在实际执行改进措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某些最初提出的改进措施难以实际落实,或者有更好的方案可以采用,都需要有书面的说明和记录。 4.11.4.3 调查报告保存期限 重大事故报告永久保存,一般事故至少保存5年。除政府要求的报告外,企业应对事故报告保存的期限予以明确。 4.11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 4.11.5 未遂事故/事件管理和经验共享 企业应制定未遂事故或事件管理程序,鼓励员工报告未遂事故/事件,组织对未遂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根源,预防事故发生。 完成事故、未遂事故调查后,企业要组织开展内部经验交流,同时应注重外部事故信息和教训的引入,提高风险意识和控制水平。 4.12 符合性审核 4.12.1 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程序,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工艺安全的符合性审查,以确保工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4.12.2 符合性审核的范围 策划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核的范围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a) 企业的政策和适用的法规要求; b) 工厂的性质(加工、储存、其他); c) 工厂的地理位置; d) 覆盖的装置、设施、场所; e) 需要审核的工艺安全管理要素; f) 上次审核后相关因素的变更(如:法规、标准、工艺设备相邻建筑、设备或人员等); g) 人力资源。 4.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