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膨胀性骨破坏病变的CT、MRI影像分析—培训课件.pptx

脊柱膨胀性骨破坏病变的CT、MRI影像分析—培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大体解剖;常规X线平片(包括CR、DR数字化成像) CT MRI;①;②;部位:多起源于椎体,向附件发展 单纯溶骨、偏心、膨胀,椎体变扁时向前后呈哑铃状肿胀较为特征 骨包壳,延至骨皮质中断,无周围反应性硬化及基质钙化,椎间盘常不受侵 出血或继发ABC,单房或多发液-液平面 鉴别:⑴转移瘤:椎体合并附件破坏时与骨巨相似,但后者膨胀明显,年龄偏小,周围软组织改变轻微; ⑵ABC:二者都有膨胀,骨巨以椎体为中心,年龄偏大,ABC多在附件,年龄偏小,具有液性密度或信号 ;①;②;③;部位:好发于脊柱中线两端:骶骨S3-5、颅底斜坡 膨胀性破坏,椎体形态消失,穿破坏椎间盘延伸至相邻的椎体,椎间隙变窄消失,软组织肿块明显,内有残存骨片和钙化斑 MRI:T1为稍高信号,T2为明显高信号,常见病灶内出血或坏死致信号不均匀,增强均匀强化,可见明显低信号纤维性分隔影 鉴别: ⑴骨巨:年龄低于脊索瘤,部位为S1-3,偏侧,其内无钙化; ⑵神经源性肿瘤:引起骶管骶孔扩大,沿椎管上下蔓延(脊索瘤则常阻断椎管),压迫骨质,肿块较圆; ⑶溶骨性转移瘤:症状明显,病程短,有分节跳跃;脊索瘤则呈内部分节现象,即破坏椎体残留间盘;①;②;好发于腰椎,起于附件,向椎体后方发展 膨胀性骨破坏,界清,缺乏骨嵴,骨皮质变薄,也可断裂,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周围可见新生骨包壳;CT或MRI可见液-液平面 鉴别:骨巨:年龄偏大,病变以椎体为主,其内多为实性成分与ABC的多囊状液性信号不同 ;小结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