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主流”文化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非主流”文化的思考.doc

对“非主流”文化的思考   摘要: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衍生出文化的多态,对主流文化意识的包围的非主流文化,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潮流。这一潮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文化发展规律,对我们思考这些文化现象有哪些启示,我们未来的文化之路,又在何方。主流与非主流的相互转译,是不是一种文化进化论。如何在主流文化地域,审视非主流自制的领地,让文化生活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交融而和谐发展,是我们今天必做的课题。   关键词:主流;非主流;个性;共性;朋克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72-01      现代社会,文化风行。一本《色眼识人》讲通过颜色与性格匹配的方式去识别他人,也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这种用色彩辨别人脾性的方法,尤其可以在婚恋时期使用,这是怎样的一种科学,或是学科,还没有定论,应当是色彩学与心理学的结合衍生的新兴科学。这一理论已经在某地方电视台的速配节目里由书的作者谈之、用之,大有普及新型学科之势。这只不过是现代文化洪流中的一小股,诸如此类的新文化、新理论、新名词,不胜枚举。此类文化又应当算是非主流,还是即将成为主流,到底可信与否呢。还有更多的非主流文化现象,在当下又如何理解他们的存在对我们的影响呢?   什么是“非主流”?有人为其下的定义是个性、张扬、另类,有非主流的服装、发型、音乐、绘画,而我想弄明白的是非主流文化对当下人们的影响。既然有了非主流,一定有主流在先,对照非主流定义,主流就应当是共性、稳重、平常。那么主流文化就应该是文化大河中的一条动脉,是文化高速路上的一条主干线,也应当是人所共知共享的文化大餐。但是,这条大动脉在今天却有些阻塞不畅了,主流文化变得越来越谦卑,甚至在非主流面前脸红了,总让人感到理直气可不怎么壮。   音乐更是如此,非主流名词的产生就于此有关,八十年代中期“重金属”就曾经挤入主流乐坛的浪潮,吹起那一时代流行音乐的号角。艺术的天性敏感决定了她不能从众的个性。非主流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朋克 (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 (Gothic rock)和视觉摇滚风(Visual rock)为代表。朋克属后现代虚无主义,那种以奇异怪诞的装扮表现愤怒、破坏、死亡的情绪,是主流文化宣扬真善美的绝对立面,而到了90年代后,这种叛逆的艺术形式也被新的形式所取代。非主流现象在文化发展领域屡见不鲜,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即是如此,骈体文华而不实就提倡“古文运动”以纠其偏颇。中国五四时期,新旧文化的对撞,就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交接仪式。文学如此,科学亦如此。 “太阳中心说”是拿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而当今天我们无法找到浩渺宇宙一个唯一的中心的时候,人的心灵也变得宽容。为求证一个更为科学的说法,我们付出的代价有时远远超出我们应该得到的结论。这是人类必须经历的悲剧。现代人不再为非主流的文化思想出现担心什么,而是更加排斥所谓主流的内容。这与前人相比不知算不算一种进化,对主流的挑战可以是咄咄逼人,百般调侃,听到人用一个碗来比喻主流的容量,而用海代指非主流,这已经不是小巫对大巫的谦虚了。如果有谁现在承认自己是主流,无异于从前当众宣布“我是好人”,那你遭到的就是“好人绝不说自己是好人”的评价,还有就是“贼才喊捉贼”呢。今天,已经没有人想做好人了,好人的时代被另类的人们碾碎在上个世纪的车辄里了。如果你今天承认自己“我不好”那就会有人赞赏你“不,你很好”。主流文化的尴尬,绝不止于此,走在新华书店的书架里,你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能看到什么,但你绝对知道自己再也不想走进书店了。这个存放文化的物质领地,可存放的就是芜杂的理念,读不懂的书名,看不完的故事了,可以堪称经典,越看越想看的好书太少了。也许人们需要在主流之外,找到一种释放的园地,播种自己日益新颖的思想品种,却又不想受到固有的一些束缚和羁绊,才如此看重非主流这块土地。主流文化,在文学中被冠之“严肃”,非主流文学似乎更平易近人,更符合人猎奇的心理需求。   当今文化的主流是什么,我近二十年在校园里学到的文学、艺术、科技,都应该算是主流文化的内容,可为什么这些东西在当下没有成为人所共识的精华,反而遭到嘲弄,我所信奉的道德理念也受到质疑,现在应当相信什么,已成问题。主流已经不再强大,非主流却更贴近民心,央视春晚的主擂已显出疲惫的应付,曾经的年夜文化大餐,被挑剔的食客批得一无是处,挑战主流春晚的各地方春晚已是繁花锦簇,而“草根族春晚”,“山寨版春晚”虽不登大雅之堂,却也被看好。主流文化这块地盘,已经不再是为我独尊的时代了,普通人自我意识的强调,敢于挑战权威的底气,越来越足。再强调自我的年代,主流文化也打上“我的”烙印,也许未来年夜文化大餐就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   非主流并非空穴来风,一定是收到时代春风的召唤,应运而生,当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