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doc

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   编者话:   电视和报刊一样,都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本来,一家电视台开办一档栏目是非常平常的事,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要看这是哪家电视台开办的什么内容的栏目。就说央视开办的《百家讲坛》。本来,在这个栏目刚开始办的时候,尽管有刘心武讲《红楼梦》,但始终没能真正把大众的眼球吸引过去。可是,自从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登上了《百家讲坛》“品三国”后,其意义就不同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易中天和《百家讲坛》在2006年尽显文化潮头。紧随其后,《百家讲坛》又相继推出纪连海、阎崇年,直至出现于丹讲《论语》,真可谓把《百家讲坛》演绎成大众文化的神坛。诚然,《百家讲坛》在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方面确实有着它积极的意义。然而,在我们看过数家讲座后,我们会发现有的专家学者在叙述历史、品评人物时,并非完全以科学的唯物史观去审视,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去戏说。粉丝们其实从内心里并不仅仅关心专家们所讲的历史究竟怎样,而更欣赏的是专家们讲座的形式。我们虽然没有能力要求每个人都放下手边的工作去钻进历史的故事里,但我们有责任提醒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应该自觉地树立起辩证的唯物史观。作家石英先生的下面这篇文章,或许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条认识《百家讲坛》这一文化现象的通道――   据说近期以来,不论是文学中之散文还是电视中的相关栏目,一沾个“史”字的都能受到听众和读者的青睐,而且有愈来愈“火”之势。一般说来,这是一个好的消息,各行各业的求知者,或因过去成长中的某个时期,文史方面知识由于各种原因而缺乏,或因虽曾雨过地皮湿地“过”了一遍,但都不甚了了,偶尔打开电视,见到某某“讲坛”相关栏目,一听一看颇觉有趣,甚至极为新鲜,在许多情况下,不似久别,但像是乍遇而倾心。   这无疑是个增长知识,丰富生活内容,也没准儿还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渠道。   不过,这中间也未见得能事事如意,人人称心。在我看来,难免还是良莠不一,清浊杂糅,也难怪在下面还有种种争议,仔细翻检与回味,确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   但当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听阎崇年先生讲到与袁崇焕有关的几课,我心头不禁为之一振。这样的宣讲内容还有阎先生在讲解中那种感情与气势,都使我有一种久违之感,也是我期盼已久的“课目”。我曾经在年前的一篇文章最后情不自禁地感慨并呼吁过: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上有那么多赤心烈胆的杰士仁人,有那么多在各个方面为民族为后世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们中最突出的代表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在他们身上秉有一种浩然正气,他们的思想代表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自不必说,其作为往往都是自觉地为社会与人生做着最大的贡献。注意,是自觉的,不是那种曲里拐弯的“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发展”云云。那么,为什么我们“最有地位、最不可代替、波及面最广泛”的传媒工具不在“讲坛”上多安排讲讲这样的一些人和他们的作为呢?难道他们的名字和他们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作为在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励志改革开放的今天已经过时了?还是因为我们老中青国人的头脑中已经塞满了先贤的名录和故事已觉不新鲜了呢?我反复思量了之后,觉得好像都不是。上述第一个设问不难明白,绝对没有过时,而且我们今天的一些能感动国人的先进人物身上就秉有这种浩然正气;设问之二好像也不是,从电视镜头上看,当大腕讲授者所讲的内容本是在以往乡里农夫口耳相传中已经滚瓜烂熟的历史(或戏曲中)人物和他们的故事,眼前我们听众听着似乎都很新鲜,常作眉开眼笑状,这说明他们的知识需求还是很有容量的。那么第三个设问呢,分明也不是,阎崇年先生所讲就作出了最有说服力的回答。这就是――   袁崇焕自福建邵武县令请缨远赴辽东征战至他被诬陷而惨遭杀戮以及他身后发生的种种事态,不仅不沉闷,而且其事本身不加任何虚饰就颇具故事性。再者,这里所说的故事性与另外些人的故事性不同点还在于:其每节每段都浸沥在事主胸中的浩然正气之中,毫无权诈卑微的“佐料”在内。至于袁崇焕英烈的详细事迹不作铺叙,阎崇年先生已讲得十分到位。这里只强调三点:   一是过去有人只把袁崇焕指挥的明军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麾下的后金(清)八旗军视为民族之间的攻防厮杀;或者仅视为袁大督师为维护明朝皇帝的权位而阻止清朝统治者取而代之。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逻辑。当我们统查了袁崇焕当时能够剖露心迹的资料和他的全部行为上看,他在忠君卫疆的旗号下,实质上是担负了反欺凌反掠夺保土卫民的最重大最艰难的责任。因为当时明军从总的方面说是守的一方,而后金(清)军一直采取咄咄逼人的攻略之势,在他们完全占领辽东并几次突进关内直凌直棣、山东等地,并施以烧杀劫掠的暴行。所以,袁崇焕的守土抗清的实质意义是正义的行为。如果只是表面的、机械地着眼于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厮杀而不作更深层的透视,是永远不能洞察问题的实质的。   二是袁崇焕面对辽东虎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