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炎黄子孙不做“染”黄子孙.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是炎黄子孙不做“染”黄子孙.doc

我们是炎黄子孙不做“染”黄子孙      北京朝阳区红领巾桥西北角的道家园,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阳台上绿萝翠蔓婆娑,光影摇曳,书房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伏案疾书,身后墙壁上精美的民间刺绣摹绘画作《狮子滚绣球》,熠熠生辉,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这位老人就是刘恪山,系湖南湘阴名门之后。湘阴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刘恪山生于1931年,曾祖父刘锡渠是清朝官员,在福建省先后任四个县知县和一任知府;父亲刘况是辛亥革命的元老之一。刘恪山自幼在父母的严格培育下,习字读书,国学功底深厚。1951年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因出色的艺术才华1954年东北团委调任北京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美术编辑、摄影记者、编委,后被评为编审高级职称。      一      我同刘恪山相识在王羲之故里山东临沂,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2001年秋在这里举办第十六届年会,现场笔会上,一位气宇轩昂、精神焕发的老学者是最忙的,他正饱含激情,屏气凝神疾书各种唐诗宋词,身后围观者密密麻麻,不时有人轻声惊叹。刚在年会上认识的马克老师告诉我,这就是委员会的秘书长刘恪山,是他多年的挚友。那清新秀润、典雅遒劲的行书,深得“二王”之神韵,透溢出老人外柔内刚、内涵深邃、飘逸超凡的独特个人魅力。马老后来成为我研究民间艺术的启蒙老师,从马老文章中我得知刘恪山的书法作品就被镌刻在江西共青城“胡耀邦同志陵园”、杭州西湖、深圳“锦绣中华公园”、湖北鄂州“元极碑林”、山西万荣“秋风楼”等名胜古迹处,还多次作为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访日代表团的礼品赠送日本朝野知名友好人士。      其后我又参加了几届年会。刘恪山文笔好口才好,每次年会的即席演讲,已成了与会者所渴望的不可多得的心灵洗礼。中国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时充盈着他坦荡的赤子之心,他用诙谐的语言肯定着地方民间文化的精粹,对地方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直言不讳,并对民间美术提出“保护好,更要运用好”的远见卓识。他身体力行地坚守和纯洁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抵制和反对不良外来文化的侵袭。他说:   “我们是炎黄子孙,而不是‘染’黄子孙,要把我们的根留住。”他的话振人心魄,引人深思。      二      几年前我曾去过刘恪山家,带去一对老家高密的泥叫虎。他小心地放在书柜里,并还赠我一幅书法,不打格,不折纸,行笔如飞,行距森然,一气呵成,气势恢宏。是《兰亭集序》里的名句: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管弦丝竹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刘恪山以前一直住在团中央分配的白家庄宿合四楼上,阳台上有一株绿萝四季常青,书房狭小而简朴,墙上挂着董寿平先生赠送与他的书法和红梅图,书柜中除了书就是各地的民间美术品,琳琅满目。他已发表的五六十万字文章就是在这个蜗居完成的,其中包括评介中国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的30多万字评论文章。1980年刘恪山受团中央书记胡德华同志委托,设计了中国少先队队徽,他是中国唯一坚持数十年用照相机记录中国少先队重大历史活动和幸福生活的摄影家。1993年出版了《阳光下的花朵――刘恪山摄影作品集》,著名作家袁鹰感慨地说,刘恪山凭借长期积累的艺术功底和反应敏锐的观察力,用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妙瞬间,见证了新中国少先队前进和成长的历程。刘恪山,这是每一个中国少先队员都应该熟悉并记住的名字,他们应该记住这位情系少先队的“老牛爷爷”。      刘恪山先生待人真诚善良。他率真执着、热爱生活、追求唯美。他秉性刚直,坚持正义,光明磊落。他因仗义执言被团中央错划为“右派”,下放山西晋南工作21年。   “贤者不悲身之将死,而忧其国之兴衰”,“他在河东大地上生根开花。”(杨力舟语)依然自尊、自信、自强。刘恪山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他在水彩画、雕漆画、书法、篆刻、摄影、设计、写作及民间美术研究等领域造诣深厚。原团中央书记胡克实同志评论他的多种艺术品说:   “只有一个秀字了得!”表达了他对刘恪山艺术的高度评价。刘恪山先生是专家学者,多才多艺而卓有成就,“意飘云物外、诗寄画图中”(张仃为刘恪山画册出版题词),堪称湘楚英才、艺坛杂家。   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精粹,关注当代民生,是刘恪山先生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憧憬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用品充满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遗泽后世,不断美化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和生活环境。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始终贯穿表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尤其在水彩写生画与雕漆画作品中体现最为突出。他的《漓江晨牧》《黄河不夜》《北京故宫角楼》《黄河瀑布》《霍州鼓楼》《沱江岸边吊脚楼》等力作,情感真挚,格调高雅,清新朴实,乡土气息深厚浓郁,民族风情瑰丽璀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