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与攻击.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挫折与攻击

攻擊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大綱 壹、前 言 貳、攻擊性行為三點說明 參、攻擊類型 肆、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伍、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陸、集體暴力與恐怖主義歸因偏誤 前 言 攻擊的慾望與能力是生物演化與傳衍生命的必要條件。為了制止個體間的相互攻擊,我們也演化出抑制攻擊的控制機轉。因此要透過訓練才能激發工具性的攻擊。 另一方面,在文明社會中,不受節制的暴力攻擊,會破壞社會秩序與造成生活失序感,因此文明社會無不全力思考如何減少暴力攻擊行為。 攻擊性行為三點說明 一、傷害他人的行為:忽略行為者的企圖。 傷害他人的企圖:欲傷害但未造成實際的傷害。 二、反社會行為或利社會行為 三、攻擊性行為與攻擊性情緒 :必須考慮增加憤怒情緒的因素及制止它轉變成實際攻擊行為的因素。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一、以力量的攻擊依其強度的大小可分: 二、以目的來分,攻擊可分成: 三、以人數為標準可分為: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一、以力量的攻擊依其強度的大小可分: (一)輕微程度攻擊—如學校操場上近乎遊戲性質的學生混戰。 (二)中度程度攻擊—可能傷害到受攻擊者,但不致使對方殘廢或喪失生命。 (三)極端強度攻擊-很可能剝奪對方的生命,或使之產生永久性的殘廢。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二、以目的來分,攻擊可分成: (一)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以攻擊為手段企求達到傷害他人以外的目標,如國際恐怖組織常殺害無辜民眾以達政治目的,日本千面人在森永奶糖加毒為得鉅額索款。 (二)敵意攻擊(hostile aggression)—純以傷害某個對象為目的。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三、以人數為標準可分為: (一)人際攻擎—如強暴、搶竊、凶殺等常是一對一情況。 (二)集體暴力—多半為戰爭、革命的型式。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一、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二、挫折攻擊假說: 三、社會學習理論對攻擊的解說 四、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 五、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六、環境因素 七、個人內在歷程因素 八、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為了傳遞生命而產生的本能行為 。 (一)動物行為學對攻擊的解說--動物行為學派 (Ethological theory) (二)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 (三)攻擊生理基礎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一)動物行為學對攻擊的解說--動物行為學派 (Ethological theory) 動物行為學家Lorenz將動物傷害他者區分為: 1、掠食行為(Predatory behavior) —常見於異種動物之間的弱肉強食為。是一種本能行為,是為求生存而行之不帶情緒,近乎自動的反應。 2、鬥爭行為(agonistic behavior)常見於同種動之間的權力階級分化的行為,這類衝突的方法常訴之威嚇和打鬥, 可分為(甲)領域行為;(乙)支配階層的分化。 在人類的社會中,也常發生由領土與權力之爭產生的攻擊行為。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二)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 Freud認為毀滅乃是人性本能之一,佛氏認為人有兩個主要本能:一是維護個體生命及繁衍種族生命的求生本能。一是追求回歸極樂世界的死亡本能。 既然攻擊是一種本能,那麼攻擊力量就會像泉源一樣,所以應給予宣洩的機會,以免蘊積太多時,大爆發就不可收拾。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三)攻擊生理基礎 1、雄性賀爾蒙的作用:從動物種腐來看;有的動物較凶暴,有的較溫馴,Edoards認為係受雄性賀爾蒙的作用而刺激攻擊行為,但在人類社會行為中,只有部份受賀爾蒙的影響。 2、遺傳基因的影響:由動物的選擇配種研究,發現攻擊有其遺傳基因存在。根據Price與Pihatmore比較研究發現正常人的犯罪行為比較受生活經驗的影響,而染色體異常者的犯罪行為可能是由於特殊的基因所導致。 總之,即使人類的攻擊行為有生物性的基礎,後天環境和個人生活經驗的影響仍然超過生理因素的影響。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挫折攻擊假說: Berkowitz(1989):個體受驅力支配會想要達成某些目標(喝水、吃飯等),如果不能達成目的會產生挫折感(frustration),挫折感會產生攻擊行為,移除阻礙達成目標的阻礙物。 早期的挫折攻擊假說,包含二個要點: 1、攻擊的發生都有挫折為前導條件 2、任何挫折事件都會引發攻擊, 後來修正為「挫折產生可以引發多種不同反應的激動狀態,其中一種反應就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