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十大商帮的兴衰分析与闽商可持续发展.pdf
2007 年 10 月第 5 期 中国传统十大商帮的兴衰分析与阂商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十大商帮的兴衰分析与闽商可持续发展
廖新平’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工商管理系,福建福州 350012)
摘〔 要) 按区域划分、由个体组成、代代传承的商帮,尽管在 “重儒轻商”的封建社会里发展缓慢,但是
一个商帮的兴衰历程却往往跨越几个朝代,其市场生命力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要顽强。商帮的兴衰是一个历
史范畴,有他内在的规律和外在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十大商帮的兴衰历程,分析各商帮兴衰的共性,并从 “顺
天时、占地利、得人和”方面提 出促进闽商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
关〔 键 词〕 商帮; 兴衰;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E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 一4940 (2007 )05 - 0003 一〕)6
“商帮”是中国历史上由地域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山西的太原、平遥、平陆、汾阳等地成为商贾云集的重
商业集团。作为一个 “商帮”,应该同时具备五个条 镇。隋唐五代时期,又出现了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
件:第一,在这个地区要有较悠久的商业历史和相当 商业城镇。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宋辽边贸的发展和国
发达的商业;第二,有一批积累了大量资本的巨商作 家的大一统,晋商开始渐渐形成。明代是晋商走向辉
为中坚;第三,在经营、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于 煌的时期,明代后期,晋商垄断了西北市场,开拓了国
其他商业集团的特点;第四,许多独立的商家出于经 外市场。清代前期和中期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清末 由
营和竞争的需要组成 以地域为纽带的松散联合; 第 于封建王朝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晋商开始没
五 ,跨越了若干个封建王朝 ,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 落。晋商在民国初期走到了末路。
响。按照这些条件,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历史上,中国 ( 二) 徽商
商人曾形成过十大商帮,即以晋中为中心的晋商、以 徽州人经商早在 《晋书》中就有记载:徽州人好
款县、姿源等徽州六县为中心的徽商、以临清、济宁、 “离别”。唐代祁门茶市兴盛。北宋土特产品和手工
聊城、烟台为中心的鲁商、以郸县、镇海、慈溪、奉化、 业产品推动了徽商的发展,开始形成一股势力。南宋
象山、定海为中心的宁波商、以龙游县为中心包括常 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元末明初的徽商资本较
山、街县、江山、开化等县的龙游商、以苏州境 内太湖 之宋代大为增加。明朝成化、弘治年间( 1465 -
中东、西洞庭山为中心的洞庭商、由人 口流动形成的 1505) , 徽商进人盐业领域,借助地利优势,开始崛起
江右商( 江西商) 、以广州、潮州为中心的粤商、与晋 于中国商界。明朝嘉靖以后直到清朝乾隆、嘉庆时期
商同时兴起、亦被称为晋商小兄弟的陕商、以福建沿 ( 1736 一1820) , 徽商达到极盛,在商界称雄东南半壁
海为中心的闽商。 长达300 余年。清末和民国时期,洋货倾销、军阀官
一、中国传统十大商帮的兴衰历程 僚勾结、战乱频繁、苛捐杂税加重,徽商逐渐走下坡
( 一) 晋商 路,颓势已无法挽回。
晋商的商业历史最早可 以追溯到先秦,先秦时 ( 三) 普商
期,晋南就有了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 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自汉朝 “罢黝百家,独尊儒
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活动。春秋战国时 术”以来,儒学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山东人
期,山西的安邑、榆次等地成为商业名镇。秦汉时期, 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