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真情一路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路真情一路歌.doc

一路真情一路歌   初冬的北京,层林尽染,满目金黄。   位于海淀区学院路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是江西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工作的地方。按照预约,2009年11月12日上午9时许,我们怀着崇敬和几分好奇的心情,敲开了彭苏萍院士办公室的大门。顿时,热情的欢迎和问候如春风吹来,让我们沉浸在暖意融融之中。彭苏萍院士外表朴实、俊朗,说话耿直、幽默,不时露出几分天真。在一张小型的会议桌前,他和我们随意地聊着,说家乡,说他的课题、他的团队,说他事业、生活中一路走来的感受。不经意间,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科学家感人的心路历程。   1959年出生的彭苏萍,1976年毕业于萍乡湘东中学,1985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1996年,他晋升为教授,1997年入选煤炭工业部学术带头人,2001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他2006年被评为“国家653工程”煤炭地质与测绘领域首席专家,2007年被聘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同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如果家乡需要我做什么,   我会尽全力去做   我们刚一落座,彭院士就作起了自我批评:“家乡培养了我,我反馈给家乡的很少,很惭愧啊!”他坦率地说,由于自己的专业限制,有时候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但很难对接上。他很关注家乡的事情,每年都会回去,看到家乡的变化,从心底里感到欣慰。采访前一周湘东中学在他这儿举行了北京校友会,到了100多人,他热心张罗,出钱出力,忙得不亦乐乎。   聊起家乡的发展,特别是萍乡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转型工作,彭院士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萍乡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业上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且没有大的产业支撑。他认为,萍乡的建材行业有希望,但产品要抓紧升级换代;烟花鞭炮可以搞,但要抛弃那种低成本、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做成安全型的、高层次的;萍乡煤不多了,枯竭了,可以考虑将安源做成国家矿山公园,因为安源煤矿很有特色,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颇具特色的建筑。彭院士表示:他可以去有关部门呼吁、联系,做些事情。他说,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是有矛盾的,资源型产业一定要搞规模化,将生产和环境治理有机结合,才是长久之策。   彭院士说,萍乡有人才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湘东中学校友会上,他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感慨:“那真是人才济济,各有所长,让我也感觉自己知识不够用啊!”他说,在外的萍乡子弟很愿意为家乡做事。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陈述彭院士(注:陈述彭也是萍乡人,中科院院士)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大好,曾恳切地交代他:“苏萍,你年轻,我感觉有一件事要做,萍乡一定要搞一个本科,你要想办法,去找些人,去鼓动一下,尽些力。”彭院士热切地说:“目前的市委、市政府发展萍乡的愿望很迫切,想了很多辙儿,我感到由衷地钦佩。希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做些事,要做什么事,告诉我,我一定会尽职尽责!”   以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   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   彭苏萍院士拥有令人炫目的成就和荣誉:当年他是学部最年轻的院士;他兼任了国家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地质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多个重要的社会职务;他作为负责人承担过1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数十项省部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拥有国家软件版权和发明专利7项。   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己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彭院士,你是如何取得今天这些成就的?”   “以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也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不假思索,彭苏萍就脱口而出,显然这一理念早已在他心中扎根。   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专业定位过程:1976年从湘东中学毕业后,在医院工作2年,1978年考入淮南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前身),学的是地质学专业。毕业后到煤矿开展研究工作,才发现自己学的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煤矿开发中需要对矿井地质构造了解很清楚,但真正开展矿井工程地质研究的很少。譬如,一些小的地质构造常常会引发很多煤矿事故,“机械化开采中最怕的就是遇到断层,遇到一个3至5米的断层就得停产搬家,一次搬家得花费个把月时间,经济损失很大。”而当时,很多人认为煤矿不安全,不愿意搞煤矿地质工作。但是,他毅然决定往矿井地质方面发展。后来,他又两次根据国家的需要拓宽自己的研究方向,涉猎到地球物理等领域。他自己笑称“一生跨了三个专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