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嘴八舌说《天》剧.doc
七嘴八舌说《天》剧
张某(某剧团导演)本剧是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创作手法来宣扬腐朽的低级趣味性爱为主题,污染了社会主义舞台。
李某(某剧团领导)《白毛女》是深刻揭露万恶的旧社会,把人迫成“鬼”的。而《天》剧的创作意图,也似如此,但它揭露的对象是新社会。中央对毛主席的功过是三七开,文革中的“武斗”是支流,该剧从此角度来否定“文革”有过线之感。
罗某(某剧团作曲)《天》剧的主题思想看来有些摸不着边,不像别的剧本那样直露解释主题。经过一段思考,我认为是揭示一个“净土”的问题。
朱某(某文化馆员)我是义务帮助作者誊写本剧本的,越抄越入迷。那层层的“悬念”迫我停笔非看完不可。故事情节太奇绝了。我希望快点搬上舞台。
林某(某剧团导演)《天》剧道出了我几十年来深藏内心的话。我几岁时,为了生存,经常偷偷窜入日本军营内拾腐饭充饥,就懂几句日本话。当有日本兵与乡亲买东西因语言不通时,我就出来翻译。就此,单位认为我是日本汉奸,使我成了历次“运动员”,加以审查,特别是文革中,冲击得更堪。长久地关禁在牛栅里,常常胡思乱想。我曾想过,要带全家逃到一个荒岛上去该多好呀!但有盗心而无盗胆。
据说,文昌东阁镇某人,在旧社会参与些旧事,便埋名隐姓到三亚某乡下当教师。文革时,被一位家乡人到三亚该校收购山货时发现,该老师立即约同两位“黑五类”的女学生逃进深山老林,靠刀耕火种生存,并同两女同居,生育后代。他常在夜间带些山货窜入商店留下字条,擅自换取火柴等必需生活用品归山。店主发现小偷窃少留多,有利可图,也未举报。十多年后的一夜间,他又送山货到供销社偷换盐巴,顺手偷一张旧报纸包裹盐巴归山后,无意间拿报纸一看,得悉文革已结束,正平反冤假错案,并进行开放改革,他高兴地立即带俩妻子及儿女下山回乡。又据某报纸报导,临高县有一对夫妇,不愿因老妻少夫结合被社会讥笑,逃离到一孤岛上生活已有半个世纪,至今已子孙满堂。类似事件全国举不胜举,所以说,《天》剧的故事,既有生活真实,更是艺术真实。
饶某(某县艺术馆长)文革的功过不管是几开,但它的主题是打倒“走资派”。如果这“主流”是文革之“功”,那么,现在的开放改革又该怎么理解?同时,如果认为《天》剧的主题是否定文化革命,未免太肤浅了。它只是南江婆出走之初的一个特定时代背景,尔后,在一个无阶级斗争的孤岛上,为了长治久安,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特定的故事。四姑娘人生之初,是性本善的。随着年纪之增长,必然个个春心欲动,这是自然法则。当南江婆正为姑娘们的情欲担忧时,雷光出现了,孤岛注入生机。南江婆因地置宜,顺水推舟,让男女自由结合,是人之常情,良知所为。然而雷光是带着强烈的金钱欲望上岛的,姑娘们又为独占爱情,势必发生情欲的骚动。虽南江婆以牺牲亲生女儿为代价的高压措施,但未奏效。而在男女生态失衡的情形下,只得以“一夫多妻”的手段来摆平。这本应该是风平浪静了,但作者以神来之笔,让忍草进场,把《天》剧剧情推向新的高潮,让南江婆的人生走了一圈,才感悟到人生真缔,选择了回归。我认为应从这条主要线条去挖掘主题。
《天》剧被禁锢的原因,我认为不是剧本的主题和艺术性问题,而是过于超前缘故,这也是作者的“本性”所决定。回顾作者1978年创作的反腐题材剧《在2480号院子里》是超前;1979年创造的城镇个体户经营的《花街春早》是超前;同年创作反映农村土地承包题材的《招工记》也是超前。虽经过一段政治风险的冲击和抗争,最后还是一个个地赢得领导、专家、观众的认可和好评。其中《招》剧终于1993年11月在北戴河举行的“全国梨园怀戏曲现代戏教学剧目展演比赛暨理论研讨会”上演出,获得优秀奖,并由中央文化部汇集成册,列为全国大中文化艺术院校的教材之一。这是琼剧的一个里程碑。《天》剧但愿也应如此,也许会跃出国门。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