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否还需要鲁迅.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谐社会是否还需要鲁迅 这些话幸好鲁迅先生昨天已经说了,到今天恐怕只能无语。曹聚仁说“鲁迅先生是时代的先知”,此言极是中肯。我们此刻还要全力建设“和谐社会”,鲁迅这般深刻尖锐的话语,有民主思想的人会觉得句句皆是真理,执政方只会视其为异端,伟人解放后也说过的嘛:要么闭嘴,要么进监狱。全然没有了在窑洞时“三家六最”的好评价,(1940年1月,毛泽东在延安新创刊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其中对鲁迅作出了自己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被利用,鲁迅生前已经预料到,《忆韦素园君》:“....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但无能为力。 郁达夫曾说: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最佳的途径就是读鲁迅全集。鲁迅洞察历史关照古今,说到学识渊博,近代才俊倍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钱钟书、周作人等人,都有过之。然论语言的生动有趣见识的深刻前瞻,无人能出其右。鲁迅的作品的确可称为经典,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常读常新,时光虽然流转,阅读的价值依然,其言更仿佛为当下而写,颇有预言的味道,读来不禁让人头皮发麻又酣畅淋漓。时代变了弊端还在。心情实在轻松变不了。 正如郁达夫在鲁迅逝世后所说的那样:“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最可怜的一个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却不知爱戴的民族,是一个永无希望的奴隶之邦。”对于鲁迅,我们是止于尊崇,还是发扬光大?恐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是前一种可能性大。 我们曾经拥有鲁迅,幸也!我们再也不可能有鲁迅出现,亦悲也! [闲言絮语] 鲁迅的话,昨天讲,说给今天的社会听 去年,大概比这个日子更早一些的时候,一则关于“鲁迅作品大量退出教科书”的消息在网上风传。此消息虽很快被否认,但人们对于“今天的人还有没有必要读鲁迅”的争论并未停止,且至今余波尚存。   反对者的理由归结起来,不外乎觉得鲁迅的作品已过时,而支持者要么为其在绝望中的反抗精神所感染,要么为其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所折服,要么对其犀利的笔锋倾慕不已……虽然如今神化鲁迅之事已不多见,但鲁迅的拥趸们仍能找到众多支持他的理由。   争论很火爆,现实则是除了爱好者和研究者外,真正系统读过鲁迅、了解其思想精髓的人并不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加诸于鲁迅身上的诸多评论只是空洞的概念。   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林贤治曾提出:“鲁迅死于二十世纪,活在二十一世纪。”   鲁迅过时没有?他说的话,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吗?在鲁迅诞辰130周年之际,本报摘选部分鲁迅语录。跨越这几十年的时空,如果读者也从中找到了共鸣,那么今天还有没有必要读鲁迅,为什么读鲁迅,不言自明。   鲁迅说:扶不扶   所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摘自《南腔北调集·经验》,发表于1933年,通过写古人经验给今人带来的影响针砭时弊。   评说:彭宇案、许云鹤案,这类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让鲁迅半个多世纪前描述的那一幕一再上演。只不过,在当时,他所抨击的是无人去扶,而当下,“老人倒地要不要扶”却因为“被诬赖”等原因成为了特别纠结的话题,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但如果这是技术层面能解决的问题,恐怕不会在近一个世纪后仍然存在。   鲁迅说:既得利益者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抵!   ——摘自《而已集·小杂感》,发表于1927年,以简短语言说所见之事,所说事情之间无逻辑联系。   评说:鲁迅所说的“正阔气的”,其实是每个时代都会有的“既得利益者”。当代,机会、物质、社会福利等未能绝对均等地分配,造就了新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于是矛盾便显现了,这就好比坐上公交的人不希望停车再上人,车外等候的当然不会答应。   鲁迅说:富二代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摘自《热风·随感录二十五》,发表于1918年,谈孩子的教育,主要是父教问题。   评说:这两类孩子,如今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