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俗词风隐藏下的末世哀叹.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艳俗词风隐藏下的末世哀叹.doc

艳俗词风隐藏下的末世哀叹   摘要:温庭筠作为“花问鼻祖”,其在词曲创作方面对五代及宋文学有着重要影响,而其作为晚唐重要诗人,在律诗绝句上的成就往往因其词曲和乐府诗的艳丽而被人忽视。通过对温庭筠的七律和七绝分析,阐述其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苦闷、悲怆的意境和对晚唐诗坛的影响。   关键词:温庭筠 律诗 绝句 晚唐诗风      温庭筠作为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尽管有“温李”之名,尽管《全唐诗》收录的温诗有三百余首,而《花间集》中仅有其六十余首词作,但提及温庭筠时多提到的是他的词,而他的诗歌往往被人忽略。   这首先和温庭筠本人的命运有关,由于屡试不中,加之得罪于令狐掏,使得他长期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交际圈中有不少青楼歌妓甚至市井无赖,因此其词曲和乐府诗中不乏艳俗之气,而后人在论及作品时习惯于联系作者的境遇,因为其放浪不羁的品性导致后人对其诗作评价产生偏颇。例如欧阳修在修《新唐书?文艺传》时没有列入温庭筠。明人顾磷极贬温诗:“句法刻俗,无一可法。”   其次他在词曲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唐代以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而词的通俗性更易于流传,而其诗偏偏多典故,相对佶屈聱牙不便于在百姓中流传。因此他作为晚唐诗人却以词曲著名,诗名则多被同时代的李商隐所隐。   但其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下面将主要通过对《商山早行》《过陈琳墓》和《瑶瑟怨》的分析,一窥其诗作的深沉意境和对晚唐诗风的影响。      一、忧郁的羁旅之思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积花明驿墙。   团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描写旅人生活的诗作和当时很多描绘旅人生活的诗作一样很容易引发共鸣。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也是为后世流传的名句。在韩愈的《六一诗话》中,“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肯定了这句诗对羁旅生活艰辛的描写到位。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则就该句的艺术构思方面分析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   薛雪《一瓢诗话》中记载:“李东阳谓‘作诗不用闲言助字,自然意象其足,此为最难’。要知五言尚多,七言颇不易,一落村学究对法,便不成诗。陈声伯举‘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为深秋景物,宛然在目,初不假语助而得。叉引自作‘野航秋水岸,林屋夕阳山’、‘酒盆崖树影,茶鼎润松声’,为此,则觉笔力芜弱,且有稚气。”通过对比也认为该句用词巧妙,如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明代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温庭筠《商山早行》诗,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欧阳公甚嘉其语,故自作‘鸟声茅店雨,歼色板桥春’以拟之,终觉其在范围之内。”   胡应麟则认为:“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运气,非人力。”认为尽管这两句是写景的佳句,但时代背景所致,始终带有纤细衰飒。   综上可见,先人对这首诗作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温庭筠一生不得志,始终处在漂泊羁旅生活中,而全诗中时刻贯穿着“早行”的意象和“早行”的悲伤。颔联中的月和霜字以及颈联的因深秋天未明时而分外显眼的白色枳花,都是早行的体现,而正如首联所言,“客行悲故乡”,也与“思杜陵”相呼应,思乡之愁可见一斑。而颔联的十个名词十个景物,孤单寂寥之感在这十个普通的字中得到传神的体现。诗中全然没有词曲中艳丽浮躁之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将一个不得志的旅人心中的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首诗中虽有名句,但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作,社会大背景下难有盛唐时期的同为羁旅诗的豪情。虽不浮艳,但是大量的用典和生僻的字词,也使得那份哀愁淡化了许多。      二、独特的女性关怀      尽管温庭流连于烟花巷柳,也为歌妓写过不少艳俗之词,但同时也有表现女子闺怨的出色的七绝。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虽为闺怨诗,是全诗却无一怨字。蘅塘退士评日:“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全诗仅仅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体现主人公在寒秋深夜的寂寞难眠来侧面体现女子的闺怨。   首句中,冰和银都透着一种凄冷,以致冷得难以入眠。第二句却不再写人物的感受而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