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生存美学中的身体.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庄子生存美学中的身体.doc

论庄子生存美学中的身体    摘 要: 身体作为庄子生存美学的基础之维,在阐释其核心思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从身体维度考察庄子独特的生存美学观,通过庄子对身体的有限、身体的残缺和身体作用的寓言式阐释,叩启庄子逍遥虚无、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真谛。   关键词: 生存 身体 身心      一、身体溯源与《庄子》中身体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的文本中,身的本义指人或动物的躯干。《周易》较早地从性别角度来关注身体的问题,注意到了男女生殖方面的差异。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中说:“八卦的根柢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画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女阴,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这种说法虽然缺少足够的证据,但也不是毫无理由的。黑格尔的说法也印证了此说,他说:“东方所强调和祟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祟拜的。”[1]《周易》以崇拜生殖器的方式去崇拜人的生殖力和生命力,展现世界生生不息,阴阳互变不止的哲理。   儒家从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的角度对身体进行约束。黄俊杰先生对此有很精辟的概括,他认为儒家的身体可以归为四类: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社会规范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精神修养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隐喻的身体。[2]佛家以一种信仰的虔诚,相信只要今生从善能够忍受身体的苦难,死后就能进天堂。对身体的考验成了向佛意志的体现。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强调“贵身”的目的与儒家所说的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不同,是为了向人们传达,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辱,人要清静寡欲,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为万民所托命。   其他诸子也从身体这个基础之维,争鸣自己的思想。墨子用身体阐释其兼爱的思想:“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身,犹有不孝者。”,“视父兄与君若起身?犹有不慈者乎?”,“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墨子在这里以己推人,从人性的角度感同身受地阐发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在墨子看来,身体的舒适是与精神的高尚对立的,精神的地位远远高于身体:“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法家的韩非子从国家权力的角度,主张用强权和法制来规训个体的身体,身体的工具性和目的性得以最大程度的调度,以积聚人的力量,达到国富民强。名家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来运用身体,其“白马非马”的论断,已彰显其超越文化的藩篱来追问语言自身的逻辑,身体只不过是一个表示形状的符号。兵家从军事的高度崇尚身体的力量:勇猛、速度、灵活等,而这一切与人的计谋相比都微不足道,心灵的能力才举足轻重,身体的力量得从属于心灵的力量。   身体也是庄子表达他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之维。据笔者统计,《庄子》中“身”字共出现80次,分析《庄子》中“身”的含义,主要表达以下三种意义:①指人的身体:宋人资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逍遥游》)②指动物的身体:庄子曰:“子独不见狸?鹾??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向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逍遥游》)③指生命: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   综观《庄子》全书,庄子没有像儒家那样把身体放在政治和伦理道德中去考察,而是放在天地自然之中,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的感通源于与物齐同的身体,法国思想家梅洛?庞蒂说的好:“每一个物体都是其他物体的镜子,由于物体组成了一个系统或一个世界,由于每一个物体在其周围都有其作为其隐藏面的目击者和作为其隐藏面的不变性的保证的其他物体,所以我能看见一个物体。”[3]人以身体为出发点向由物体组成的外在世界投射认识的目光。在此,庄子所说的身体无论是指人的身体、动物的身体,还是时间绵延但有限的生命,呈现出的是与自然一样的“本原状态”――既无工具性也无目的性。本然的身体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无需改造自然以适己,也无需重塑身体来适应自然,因为身体就是自然形态赋予的:“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公文轩惊讶于右师只有一只脚,右师回答说,这是天生的,人的自然形态是天赋与的。身体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融通,自然在身体之中被观照,身体在自然之中发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作为“在世存在”的有限身体      我们依靠身体观察认识世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