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隐喻及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中隐喻及意象

《红楼梦》中隐喻及意象摘 要:《红楼梦》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意象,包括代表诸位金钗的花朵,包括诸多的暗示,甚至贾宝玉本人就是一个意象。本文尝试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文本中的隐喻和意象 关键词:《红楼梦》;隐喻;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027-01 脂砚斋评《红楼梦》时曾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评语,后来这八个字就成为了形容《红楼梦》这一结构特征的常用表述 诸多的隐喻与伏笔成为《红楼梦》一个显著的特征,人物的命运在多个场合得以揭示,正因如此多年以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衍生成为一门学问。而后四十回的散佚则又为《红楼梦》增添了许多的神秘性 首先,最重要的是第五回对十二钗的判词。这里各个判词里暗示了各个人物的最后的命运,若是最后四十回真本有机会重见天日也许我们再对照来看会觉得豁然开朗,而今我们只能单凭前面的伏线去猜想最后的结局,这毕竟是很有限的。然而,即便如此,从这里依然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信息 其次,另一个方式则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及情节,而这些又都与第五回的判词和批语相互印证 比如说,贾母曾说王熙凤:“我虽疼他,我又怕他太伶俐也不是好事。”【1】正应了前面第五回判词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前文曾提到最后袭人嫁与蒋玉菡的结论,其实这也不单单是仅凭一句判词就得出,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宝玉,薛蟠等人饮酒行令,蒋玉菡偏偏吟了一句“花气袭人知昼暖”,而后宝玉与蒋玉菡互换汗巾子,赠给蒋玉菡恰恰是袭人送给宝玉的,而袭人因此郁郁。宝玉夜间将蒋所赠之汗巾子系到袭人腰间,而这恰恰是蒋玉菡赠与宝玉的。所以说,无形间等于蒋玉菡与袭人互换了信物,而这本就是阴差阳错,正应了第五回之批语:“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而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就去当和尚。这句话成为红学家预测最后宝玉出家提供了佐证,这当然不是没有可能。前文曾经论述,宝玉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和叛逆者,他不可能从属于任何一种文化背景。然而不排除因黛玉之死和家族破败带来的极度悲伤和内心寂灭感出家,而实际上对这种文化并无认同感和归属感 首签便是宝钗,这也正暗合了她为群芳之冠的意思。宝钗那支签正是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书中道:“众人看了,都笑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的确,宝钗雍容大度,天香国色,确是堪比牡丹,当为群芳之冠 接着便是探春,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杏花。这里原文中有很重要的几句话: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再有一句,是众人说的,道是:“我们家已有了一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再看那判词云:“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所以说在83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探春的命运是和亲远嫁番邦,是很有道理的 到了李纨这里,却是一支老梅。道是,竹篱茅舍自甘心。也正应了李氏安分守己,槁木死灰之状 湘云却是海棠。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此句出自东坡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因此海棠又有“解语花”之称。湘云可爱娇憨,不似宝钗般不可接近,又不似黛玉般爱使小性儿。也许,湘云会是春残花落之后宝玉心中的慰藉,虽不可相守但可相知相伴的红颜知己。关于这点在学界亦早有此类推断【2】 在第七十九回,薛蟠定了夏金桂,香菱与宝玉有这样的几句对话: “……只是娶得日子太急,所以我们忙乱得很。我也巴不得早些过来,又添了一个作诗的人了。” 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我听这话不知怎么倒替你担心虑后呢。” 所以花开并蒂,琴瑟和谐,只是香菱自己的美好愿望,她信,别人却不信,后来果然被不幸言中 中国的花总有一种象征,但是在不同的时候,她们的象征意义又不同。梅花曾经在白雪红梅一章中浓墨重彩的出现。那红梅寻寻觅觅皆不见,唯独在妙玉的栊翠庵中盛开满园。这是的梅花已不是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李纨,而是凌寒独自开,桀骜孤拔的妙玉。老梅与寒梅,不同的 《红楼梦》所写的不单单是宝黛的爱情悲剧抑或是说玉钗的婚姻悲剧,它所表述的是整个时代大背景下的女性悲剧,所谓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也正因为这种大情怀使得《红楼梦》超出了一般的才子佳人的窠臼,使得《红楼梦》闪烁着可贵的人文主义光辉 在贾宝玉的眼里,“女儿是水作的骨肉”,不但是平日里身边的姐姐妹妹若黛钗湘迎等人,更兼身边的丫头若袭人,晴雯等人都一样看待,并无轻视之意,“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3】。贾宝玉对女性的钟爱其实就是对真正的“人”的向往,在他眼里并无尊卑高下,只有“美”才是人物间高下唯一的评判标准 然而相形之下,其他人便远不如宝玉这般了,在他们眼里,“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可以不理他就是了。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