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多元解读教学现状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多元解读教学现状分析

中学语文多元解读教学现状分析多元解读给课堂阅读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课堂气氛热烈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但当我们为多元解读理念的好处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为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产生了隐隐的担忧 一、漠视文本,随意曲解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披文入情”,而是漠视文本自身的存在及其呈现的意义,任由学生曲解作品的内涵,出现了脱离文本、逃逸文本、去文本、反文本的胡乱独白,及随意对接、以偏概全、以今律古等“多元无界”的偏向。例如认为《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是懂得制度、遵循法规、谨小慎微的合法公民”,对其恋爱悲剧解读为他不近美色、能够自律;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说“她拥有那么多珍宝,为什么不另选夫婿”;读李密《陈情表》时大谈“忠孝思想的现实意义”;读苏洵的《六国论》时讨论“秦灭六国是历史的进步”。这些“独特感悟”实质是对多元解读的歪曲和亵渎,是不可取的“多元解读” 阅读的创造性必须以文本的规定性为前提。解读不是异想天开、随心所欲的阐释,它需要读者付出辛勤的劳动与思考。否则,就会产生导致解读的谬误,使解读误入歧途的现象。《淮南子》的“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可以看成是对“多元有界”的一种形象表述。没有“多元解读”的支撑,“一元解读”就会成为无所依附的空中楼阁,而没有“一元解读”的目标导引,“多元解读”就会出现“盲人摸象”式的混乱局面。多元解读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文本实际,才能赋予文本及要素以鲜活的生命,才能彰显文本作为“本体”在历史中得以存在并流传的价值 二、放弃引导,浅尝辄止 由于一些教师对多元解读的误解,以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因而出现曲解作品原意、偏离作品正确价值导向的误读现象。例如从《窦娥冤》中读出了“窦娥是一个善良的野蛮人”;从《水浒传》中读出了“潘金莲为追求自己的幸福,毒杀武大郎情有可原”;从《白毛女》中读出“杨白劳真傻,让喜儿嫁给黄世仁,享清福不是很好吗”等。甚至出现了一种斗气式的“个性解读”,你佩服《鱼我所欲也》中的穷者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那么我就说他“机械木讷,饿死活该”;你夸《项脊轩志》中的归有光“重亲情、有孝心”,我就偏要说他“克母克妻,是丧门星”。面对学生的这些多元体验,教师不能陶醉于学生的体验“多元”,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和称赞学生,更不能盲目地附和学生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获得审美的愉悦。理解总是会带有偏见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富有批判的对话,才能深刻揭示出其中的真理。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进行正确的意义引领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全面地看问题,切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又要尊重文本,引导学生联系作者、背景和语境,与文本展开对话,对文本细心揣摩、整体把握、全面理解,还要引导学生从客观、审美、价值观等层面对自己的发现、体悟进行反思、辨正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改的多元解读理念,才能真正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思维品质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济永.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6]潘素文.文本解读应遵循的四个原则[J].文学教育(上),2009,(2). [7]姚帝栋.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二中)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