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萨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翔的“萨丹”.doc

飞翔的“萨丹”   “萨丹”是藏语,意为藏毯。青海5.4亿亩的夏季草场,野花飘香,河流婉转吟唱,在布满青石的河床上,可以常常见到散落的羊群,离羊群不远的地方是白色的帐房,白色的帐房里是牧人的家,有家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藏毯。   20世纪60年代初,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遗址出土了“毛席”残片。这是一个惊喜的发现,人们从中考证出这一小块“8”字扣花纹的“毛席”残片便是3000多年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用来御寒的藏毯的雏形。这些“毛席”用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系绵羊毛编织而成,而且被染成了黄褐两色,间或还有少量的黑、红或蓝色。图案以色条、色块及点缀色为主,经纬线大多为单线。残片尽管是手工捻纱,粗细不匀,但依旧呈现出它古朴、自然的美。      这显然是3500年前,生活在甘肃、青海和西藏地区的羌人给我们留下的遗物。可见,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掌握了熟练的毛纺织技术,编织出的毛布,薄者用于衣衫蔽体,厚者则作为席被防冻御寒。不难推测,诺木洪出土的地毯残片不仅是青海也应该是西藏地毯最早的实物标本。依据“毛席”残片的纺织工艺和染色技巧,青海的藏毯业得以不断发展,同时也成为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人们的生活必用品。   即使在逐水草而居的高寒游牧区,编织藏毯也是牧民热心从事的一项手工劳作,这是他们展现自己艺术创作天赋的领域。就像汉族少女婚前要学会刺绣,土族阿姑要会做荷包一样。所以,在青海藏区藏毯的编织技艺十分普及,几乎人人有纺锤,家家有织机。而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青海有编织藏毯的最好原料:“西宁大白毛”。   “西宁大白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绵羊所产的天然动物纤维。由于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动植物在相对无污染的环境下生长,形成了较为原始的食物链,草的成长速度很慢,在纤维未老化之前又有了霜冻,停止了生长,因此草的营养特别丰富。就使主要以这种青草为食物的藏系绵羊的毛质所含的胶原蛋白比较充分,所以毛纤维长,拉力强,光泽亮,弹性好。用这种羊毛制成的地毯,不仅坚韧耐磨,富有弹性,而且质地柔软,光泽明亮,复原极快。使用的年代越久色泽越是鲜艳。如今,“西宁大白毛”已经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竞争力的地毯原料了。   而今,这一起源于青海,以“西宁大白毛”为原料,经过植物染色,手工捻线,采用历史悠久的“手工连环结”传统工艺精心编织,并吸收融合汉族、印度和尼泊尔艺人之精华,凝结着藏民族聪明才智、个性气质和宗教文化的手工艺品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产品。   国际上,荷兰、美国、意大利等地毯国的机织地毯曾一度闻名全球。但是,在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之至高境界的今天,藏毯以它原始的制作工艺、染色技巧,粗狂古朴的图案和上乘的质量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人们关切的目光。   世界手工地毯工艺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波斯地毯,二是藏毯。波斯地毯的编织工艺是“八字扣”“与”双结扣”,藏毯的编织工艺是“重叠连环扣”,(用重叠连环扣编织的藏毯,毯背密实,织法灵活,产品厚重挺实、且坚固耐用。)虽然方式不同,所依托的文化传承不同,一个是波斯文化,一个是藏文化,但是这两个地域的不同民族都在高原,又都以游牧生活为主。高寒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使两种地毯文化在东西亚两个地方同时诞生,并带动了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藏毯业。特别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这些国家长期以来把中国藏毯作为国内新型的支柱产业日益发展、渐趋扩大,藏毯年出口最高峰达1.6亿美元。   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青海藏毯业的发展开始有了起色。1985年,手工生产栽绒地毯23350平方米,机织胶背毯54500平方米,出口量为2590平方米,创汇26.09万美元;1992年生产10.95万平方米,出口创汇650.20万美元;2000年以来,随着以产定销的改制和生产思路的不断开阔,青海的藏毯生产终于步入了产业化之路,并跻身国际市场。2006年,青海藏羊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出口创汇1421万美元;青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实现出口创汇248万美元;青海美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出口创汇37.17万美元。   为了不断提高藏毯质量更新品种,藏羊集团公司,将45道藏毯提升到60道、70道、120道、150道、260道,又从纯毛藏毯扩展到运用丝毛、丝绒、牛绒、羊绒、驼绒、纯丝等材料。   而美亚生态有限公司则发扬手工藏毯的制作工艺,融合西方人的审美理念,设计出了符合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时尚作品,提升了藏毯的艺术品味。   2007年3月25日,在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之后,西宁市城南新区的青海国际地毯展览中心又如期举办了大型的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   避过热闹的开幕式,我用两天的时间细细观察了整个展区的每一个角落。在参展的九个国家和国内参展公司的各个展区,百媚丛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