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浅析.doc
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浅析
摘 要: 鲁迅作为我国现代的文学巨匠,对儿童教育有着特殊的情结。他在小说、散文、杂文等作品创作中渗透着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爱和对儿童教育的关注,直接或间接地对当时的儿童教育加以抨击,提出了教育儿童的种种正确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儿童教育的科学思想。鲁迅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哲理,是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仍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鲁迅 儿童教育思想 基本观点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儿童教育方面,鲁迅有许多科学而精辟的教育见解。本文就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一)思想的基础。
鲁迅的思想发展有一个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革命的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过程。早在南京读书的时代,鲁迅就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十月革命以后,他从中吸取了新的力量,积极地投入到伟大的五四运动中。革命的实践进一步促进了他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开始用阶级观点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同时坚定“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信念,他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逐步地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鲁迅坚定刚强的思想品格体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志向和立场,从而也为他形成敏锐的、深刻的、精辟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的基础。
鲁迅具有教育实践经历,且对教育问题也有许多重要论述。鲁迅针对封建社会压抑儿童、摧残儿童的旧教育体系,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在创作和评论中,提出了许多使儿童健康成长,成为解放的人的新思想,主要是对封建儿童观的冲击和批判。鲁迅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历练了其教育洞察力,发现旧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改革旧中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形成了深刻且富有哲理的教育思想。
二、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救救孩子”――惊醒了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的《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强烈呼声,呼吁人们把孩子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培养一代新人。他的“救救孩子”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同时,鲁迅揭示了旧中国社会对儿童缺乏教育的重视性,他在1918年9月发表的《随感录二十五》中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鲁迅的“救救孩子”就是要把孩子从封建主义的淫威下解放出来,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从一切旧思想、旧习惯中解放出来,表达了他对儿童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的重视。
(二)关于儿童教育要做到“一要理解,二要指导,三要解放”的告诫和呐喊。
第一,理解孩子。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不能把他们当作“成人的预备”或“缩小的成人”。如果不理解孩子,一味蛮做,便会妨碍孩子的发展。这一教育思想在科学、教育、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和教育更要科学地理解儿童,这是鲁迅先生儿童教育思想给予我们的基本启示。为此,教师、父母和社会成人需要从多个层面认识、理解儿童,认识到儿童有别于成人的身心特征,从而为正确地指导儿童奠定基础。
第二,指导孩子。“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应当“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的这一教育思想与当今提倡重视“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正确地“指导”孩子――既不包办代替,又不放任自流,教师应以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互动的关系。
第三,解放孩子,即把孩子看成是“人类中的人”,“交给他们自主的能力”,“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但人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赋予儿童自由的解放又充满危机。科学的做法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儿童能够独立自主的活动,就应当“不为”;面对儿童不能独立完成的活动,就应当“有所为”,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获得健康、顺利的发展。
(三)关于家庭教育中“放任”与“管束”的两个极端教育偏向的见解。
关于青少年教育,历来就存在“放任”与“管束”两个极端的问题。鲁迅曾敏锐地发现这个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一种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另一种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息退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重庆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助理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国际医学研究报告清单及规范:5-CARE Checklist 案例报告.docx
-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doc VIP
- 武汉理工大学855信号与系统2022考研真题试卷.pdf VIP
- 爆破行业风险评价方法、爆破作业风险分级管控指南、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台账.pdf VIP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国际贸易学_金泽虎主编_电子教案.ppt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医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职场 性格25PF测试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