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10-030一步法测密度方法设计
一步法测物质密度方法的设计
张泓筠*,杨永亮,孟波
凯里学院物理和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贵州 凯里市556011
摘要:为了简化密度的常规测试,通过组合方式设计了一套简易多功能装置,只需一步就可完成密度的测试。
关键词:密度;粘滞系数;组合;一步法
Design for one-step method for measuring density
Hongyun Zhang*, Shengping Deng, Yongliang Yang, Bo Meng
Experimental Centre, School of Physics Electronic Engineering,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Abstract: A multifunctional and combined device was designed to measure density with only one–step operation for simplification of the routine measurement.
Keywords: Density; Viscosity coefficient;Combining; One–step method
[1-6]。实验教学中主要以不溶于水的物体作为测试对象,并采用排水法测定体积。对于可溶性物质,许巧平,苏芳珍设计特定的物理变化过程,提出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测[7];针对多孔材料,汪仕元、雍志华等提出无膜排水法测量密度[8];对于颗粒介质、涂料粉末,结合比重瓶法,中国粉体网阐述用气体填充法(充填气体容积法)或液体(如水银)填充法(充填液体比重瓶法)来测(ISO81303-3,GBT21782.3);针对塑料、非泡沫塑料,标准GB/T1033.1-2008亦阐述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甚至还可以利用气体的比热容测量物质的密度[9,10]。 这些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 或者用在特定的场合满足特定的测试要求。一般而言,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更为简单实用的方法完成测试,为此在研究疏水、防冰、防腐材料时我们设计了一套简单方法只需一步就可完成测试。
2设计思路
密度的测定无非就是把体积和质量测出来,其精度取决于体积和质量的测量。虽然两者测量具有独立性,但我们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同时完成体积和质量的测量达到一步完成测试的目的,如把质量(重量)测试工具(如天平、台秤或弹簧秤)和体积测量工具(如量筒或量杯)组合起来作为组合工具可同时测质量(重量)和体积。
3器材及装置(如图1 和2)
量筒100ml(精度为1ml), 机械式台秤或座式或手提式电子台秤(精度为毫克级)(本文以座式电子台秤为例),弹簧秤精度为0.1或0.2N,透明胶带,烧杯,精制奶粉或面粉,长颈漏斗,螺旋测微器,光电门或秒表,3英寸气球,待测固体(铜、铁、铝或石块等)或液体(本文用食盐水)。
将量筒底部座盘用透明胶带黏附固定在电子秤的托盘上,要求托盘水平,量筒亦水平,简单组合就算完成了。记录台秤指针初始刻度m0。
4具体应用
4.1测量液体的密度
如图1(a)所示,将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体用烧杯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V1,以及台秤指针的读数m1。由密度公式
(1)
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4.2测量不溶性固体的密度
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V1, 和此时台秤的读数m1。
(1)当固体密度大于水时,用细线将待测物系住然后放入量筒底部(放入底部前,台秤示数的变化即为浮力的大小),记录量筒的读数V2和台秤的读数m2。同样根据密度公式
(2)
可求得密度(图1(b))。
(2)当固体密度少于水的密度时,可在其下面用细线吊小石块或金属块,用同样办法可求得密度。
(3) 若固体为不溶性粉末状物质,可直接将一定量的粉末投入量筒中进行称量。用量筒记录其体积,台秤示数的变化可表示其质量,由此可粗略算出密度。精确测量仍可使用排液体体积法来测定。如果颗粒(或颗粒间隙)较大,且密度小于水,为了提高精确度,可借助精面粉或奶粉来测量,先称量出一定体积和质量的精面粉,然后取适量待测粉末与精面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通过干燥长颈漏斗装入量筒中,分别测出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参照(2)式即可求得密度。
(a) (b) (c)
图1 组合座式电子台秤和量筒一步法测物质的密度。(a)测液体密度;(b)测不溶性固体密度;(c)测可溶性固体(块体或粉末)密度。
文档评论(0)